《珠江待月》

时间: 2025-01-01 13:06:15

烟霭春城暮,潮平荻岸迷。

月生珠海上,人立板桥西。

静数渔灯过,遥听水鸟啼。

良宵自难寐,不是怨孤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珠江待月
烟霭春城暮,潮平荻岸迷。
月生珠海上,人立板桥西。
静数渔灯过,遥听水鸟啼。
良宵自难寐,不是怨孤栖。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傍晚,烟雾弥漫在城市上空,潮水平静,芦苇荡在水边显得迷离。月亮在珠海上升起,我站在板桥的西边。静静地数着经过的渔火,远处能听到水鸟的啼叫。美好的夜晚让我难以入睡,这并不是因为怨恨孤独的栖息环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霭:指烟雾和雾气,形容春天傍晚的朦胧景象。
  • 潮平:潮水平静,表示水面很平静。
  • 荻岸:芦苇生长的岸边。
  • 珠海:指珠江的海口,海面。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孤栖:孤独栖息,指独自居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生珠海”形象地描述了月亮在水面上升起的场景,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寄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宪,明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珠江待月》创作于春季的傍晚,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孤独的情感,借此表达对静谧夜晚的思考。

诗歌鉴赏:

《珠江待月》是一首描绘春夜美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在开头的“烟霭春城暮”中,诗人用“烟霭”来描绘傍晚的氛围,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潮平荻岸迷”则让人感受到水面平静,芦苇轻摇,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画卷之中。

“月生珠海上,人立板桥西”一句,描绘了月亮升起的壮丽场景,诗人立于桥西,静静观赏,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静数渔灯过,遥听水鸟啼”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表现出夜晚的生动与静谧并存的状态。

最后的“良宵自难寐,不是怨孤栖”则把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处于美好的夜晚,却难以入睡,这种孤独感并非怨恨,而是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孤独的接受,以及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霭春城暮:描绘了春天傍晚的烟雾和城市景象,给人以柔和的视觉印象。
  2. 潮平荻岸迷:水面平静,岸边的芦苇在烟霭中显得模糊,增添了神秘感。
  3. 月生珠海上:月亮在珠江的上空升起,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象。
  4. 人立板桥西:诗人独自站在桥西,突出孤独感。
  5. 静数渔灯过:静静地观察渔船的灯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遥听水鸟啼:远处水鸟的叫声传来,增加了夜晚的生动性。
  7. 良宵自难寐:尽管是美好的夜晚,诗人却难以入睡,暗示内心的烦扰。
  8. 不是怨孤栖:诗人并不是因孤独而感到怨恨,而是对孤独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联系,增强诗意。
  • 拟人:水鸟啼鸣,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静数渔灯过,遥听水鸟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霭:象征朦胧、柔美的春天傍晚。
  • 潮平:象征宁静、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
  • 月亮:象征希望与思考,照亮夜晚。
  • 渔灯:象征生活的点滴,渔民的生计。
  • 水鸟: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潮平”指的是: A. 潮水很高
    B. 潮水很平静
    C. 潮水汹涌
    D. 潮水退去

  2. 诗人站在板桥的哪个方向?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3.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珠江待月》: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静夜思》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而《珠江待月》则强调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清诗人作品集》
  • 《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