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侍御园亭(二首)》

时间: 2025-01-04 08:41:53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从花里出,瑶筝先向月中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家小妓石榴裙,
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从花里出,
瑶筝先向月中闻。

白话文翻译:

燕子家的小妓女穿着石榴色的裙子,
她笑着举杯与我劝酒,样子就像你。
她那美丽的面容还未从花丛中显露,
而那瑶琴的声音已经在月光下传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燕家:指燕子,可能为地名或特指某个地方的妓女。
  • 小妓:年轻的妓女。
  • 石榴裙:形容裙子的颜色鲜艳如石榴花。
  • 笑酌:笑着劝酒。
  • 雚把:雚为一种鸟,指代酒杯,形容举杯的姿态。
  • 玉面:美丽的面容。
  • 花里:花丛中。
  • 瑶筝:美丽的筝,象征音乐。
  • 月中:在月亮下或月光中。

典故解析:
诗中“玉面未从花里出”可以理解为对美人出场的期待,而“瑶筝先向月中闻”则暗示着音乐的清幽与诗意的氛围,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海(约1560-1620),明代诗人,字子海,号澄江。康海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和人情。

创作背景:
《东侍御园亭》写于明代,时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之际。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妓女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年轻妓女的形象,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活泼。开篇通过“燕家小妓石榴裙”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特征,生动形象。诗中的“笑酌”二字传达了欢快与轻松的氛围,显示出诗人与妓女之间的亲密与愉快。接下来的“玉面未从花里出”则增强了对妓女美貌的期待,仿佛她的美丽尚未完全展现,透着一种神秘感。

最后一句“瑶筝先向月中闻”则将这幅画面提升到音乐的境界,瑶筝的声音在月光下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思绪。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青春的美好与流转,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美丽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家小妓石榴裙:引入主体,直接描绘妓女的服饰,色彩鲜艳,给人以视觉冲击。
  • 笑酌雚把似君:妓女笑着劝酒,表现了她的活泼与热情,且“似君”暗示与作者的亲近感。
  • 玉面未从花里出:形容妓女的美丽尚未完全展露,带有些许期待和神秘。
  • 瑶筝先向月中闻:音乐的清幽与月光的映衬,形成了一种超然的美感,暗示了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妓女的美丽比作花朵,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妓女的美丽与欢快,反映了诗人对于青春和美好事物的珍视,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妓:象征青春与活力。
  • 石榴裙:象征美丽与富贵。
  • 瑶筝:象征音乐与艺术的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家小妓”所指的是谁?
    A. 燕子 B. 年轻妓女 C. 美丽女子

  2. 诗中“瑶筝先向月中闻”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清幽 C. 激昂

  3. 本诗主要表现了哪些主题?
    A. 爱情 B. 生活 C. 青春与美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呈现青春之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绘月光下的情感。

诗词对比:
对比康海的《东侍御园亭》和李白的《将进酒》,前者表现了温柔的情感,而后者则是豪放的洒脱,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康海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