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下频看宝剑,梦中时击天闾。
舳舻十万王扶余。年少气真如虎。
已往付他莺燕,从今觅我莼鲈。
春衣行典付黄垆。邀个渔翁闲语。
白话文翻译:
在灯下我常常看着我的宝剑,梦中时常与天神对战。
船舶如同十万王扶余的队伍,年少时的气概真如猛虎。
过去的事情就交给那些燕子莺歌去吧,从今以后我要寻找自己的生活。
春天的衣服已经送给了黄垆酒家,邀请渔翁闲聊。
注释:
- 频看: 常常看。
- 宝剑: 指代自己的武器,象征英勇和壮志。
- 天闾: 传说中的天神或天界的门。
- 舳舻: 船只的总称。
- 王扶余: 指古代北方的一个部落,象征强大的敌人。
- 气真如虎: 年少时的气概如同老虎般勇猛。
- 莼鲈: 指水产品,象征简单的生活。
- 春衣: 指春天的衣服,象征新生活。
- 黄垆: 黄土酒家,象征休闲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叙伦(1883年-1969年),字子华,号文斋,江苏人,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工整对仗,也有自由奔放的表现,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西江月》写于马叙伦青年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政治不安之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往英雄气概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个性与情感的诗作,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开篇便以“灯下频看宝剑”引入,既展示了他对武器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心中未尽的英雄梦。接着,梦中的“天闾”对战则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彰显出他对过往英勇岁月的追忆。
“舳舻十万王扶余”一句,运用了宏大的场面描写,体现了诗人年轻时的壮志与豪情。接下来的“年少气真如虎”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年轻时的斗志与气概。
在经历过往的奋斗与拼搏后,诗人选择放下曾经的追求,“已往付他莺燕”,展现出一种对过往的释然。接下来“从今觅我莼鲈”的转折,暗示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渴望,显示出一种向往田园的心态。
最后的“春衣行典付黄垆”与“邀个渔翁闲语”,更是对闲适生活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作者从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到后来的平和心态,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下频看宝剑: 在灯光下我常常凝视着自己的宝剑,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追慕。
- 梦中时击天闾: 梦中我时常与天神对战,象征着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
- 舳舻十万王扶余: 船舶如同十万王扶余的队伍,描绘了壮观的场面,彰显年轻的气魄。
- 年少气真如虎: 年轻时的气概如同猛虎,显示出年少的冲劲与勇气。
- 已往付他莺燕: 过去的事情就交给那些莺唱燕舞的人去处理,表现出对过往的释然。
- 从今觅我莼鲈: 从今以后我要追寻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 春衣行典付黄垆: 春天的衣服已给了黄土酒家,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 邀个渔翁闲语: 邀请渔翁闲聊,体现出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年少气真如虎”,通过比喻强化了年轻人勇猛的形象。
- 对仗: 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宝剑”象征着志向与理想,而“莼鲈”则象征着平静与简单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达怀旧与向往中,传达了诗人对英雄梦想的追求与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剑: 象征勇气、理想与奋斗。
- 天闾: 象征理想、信仰与追求。
- 舳舻: 象征壮丽场面与热血青年。
- 莼鲈: 象征平静、简单的生活。
- 黄垆: 象征闲适、安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灯下频看宝剑”的含义是: A. 忧伤的回忆
B. 对英雄气概的追慕
C. 对战斗的厌倦
答案: B -
“已往付他莺燕”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眷恋
B. 对过去的释然
C.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B -
诗中的“莼鲈”象征什么? A. 奋斗
B. 平静的生活
C. 英勇的斗志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渔舟唱晚》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 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马叙伦更侧重于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渴望。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马叙伦更强调个人的生活选择与内心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词选》
- 《马叙伦诗文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西江月》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