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女一朝怨死,王孙再世嬉游。三声哀叫断肠秋。却恨当年无口。跳掷不忧螳臂,沸羹早兆羊头。从来蝉冕拜通候。问是沐猴冠否。
白话文翻译
齐国的女子一朝之间因怨恨而死,王孙们却在世间嬉戏游玩。三声哀叫仿佛在割断我的心肠,正值秋天,却恨当年没有说出心中的话。嬉戏的他们毫无忧虑,早已预示着灾难的来临。蝉鸣声中,古人依旧在拜候天命,问这是否是沐猴的冠冕?
注释
- 齐女:指齐国的女子,可能与齐国的历史或文化有关。
- 王孙:王族的子孙,通常指贵族年轻人。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割。
- 无口:指当年没有表达心中怨恨或情感。
- 螳臂:比喻微弱的力量,表达一种无力感。
- 沸羹早兆羊头:指汤中的羊头象征着食物的缺乏和即将到来的灾难。
- 蝉冕:蝉鸣,古代人常以蝉鸣作为时节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尤侗,明代诗人,生于苏州,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感受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生无常和权力游戏的思考。
诗歌鉴赏
尤侗的《西江月 其八 蝉猴》通过对齐女与王孙之间的对比,展开了对人生与权力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齐女一朝怨死”引出全诗的悲情,展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不公。王孙们嬉游的画面与女子的悲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三声哀叫在秋天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凄凉,诗人对过去的无奈与遗憾通过“却恨当年无口”得以表达,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与未能言说的痛苦。
在后半部分,诗人运用“跳掷不忧螳臂”的意象,形象地表现出那些享乐者的无知与自私,仿佛他们并不在意即将到来的灾难。最后一句“问是沐猴冠否”更是以问句的形式,反映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讽刺,暗示了那些追求权势者的愚蠢与盲目。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悲伤与讽刺之间游走,揭示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社会现实,激发读者对人生、权力及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齐女一朝怨死:齐国的女子因怨恨而死,暗示个人情感与命运的悲剧。
- 王孙再世嬉游:王族的年轻人在世间嬉戏,反衬出社会的不公。
- 三声哀叫断肠秋:哀嚎声在秋天中令人心痛,表达深重的悲伤。
- 却恨当年无口:对过去未能言说的怨恨表示遗憾。
- 跳掷不忧螳臂:嬉戏的人不知将来的灾难,表现出无知。
- 沸羹早兆羊头:暗示即将来临的灾难。
- 从来蝉冕拜通候:古人以蝉鸣作为时节的象征,表现对命运的敬畏。
- 问是沐猴冠否:以问句结束,引发对权力与地位的深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齐女与王孙的对比,突出社会冷漠。
- 比喻:如“跳掷不忧螳臂”以微小力量比喻无知。
- 象征:蝉鸣、羊头等意象象征时节与命运。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人生的无常、权力的虚幻与人情的冷漠,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齐女:象征遭受命运摧残的女性。
- 王孙:代表特权阶层的无知与享乐。
- 断肠:悲伤的情感象征。
- 蝉冕:象征时节变迁与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词语最能表达诗中女子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
“跳掷不忧螳臂”中的“螳臂”比喻什么? A. 微弱的抵抗
B. 勇敢的斗争
C. 无知的自信
D. 不屈的精神 -
诗中提到的“羊头”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灾难
C. 友谊
D. 幸福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对命运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尤侗的作品更为沉郁,而李白则显得豪放。两者在对待生命与权力的态度上形成鲜明对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对明代诗人的作品进行系统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赏析技巧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