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追记夏间莫干山独步夕阳下看山》

时间: 2025-01-06 10:04:19

独步白云间。

游思漫漫。

看山镇日不曾闲。

知道青山也有意,红了苍颜。

远道忆幽欢。

见也都难。

春云秋梦早消残。

还有那人忘不得,倚遍栏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步白云间。
游思漫漫。
看山镇日不曾闲。
知道青山也有意,
红了苍颜。
远道忆幽欢。
见也都难。
春云秋梦早消残。
还有那人忘不得,
倚遍栏干。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漫步在白云之间,
游荡的思绪无边无际。
看着山峰,整日都不曾闲适。
我知道青山也有自己的情感,
它的容颜因秋而变得苍老。
远道而来,思念那些美好的欢聚,
然而再见已是困难重重。
春天的云彩和秋天的梦早已消散,
只剩下那个人无法忘怀,
我倚着栏杆,思绪万千。

注释:

  • 独步:单独一人行走,表示孤独的状态。
  • 白云间:指在云朵之间,富有诗意的描绘。
  • 游思漫漫:游荡的思绪,形容思绪缥缈、无尽的状态。
  • 镇日:整天,意指时间的漫长。
  • 青山:青翠的山,象征自然的美。
  • 红了苍颜:形容山色因季节变化而显得苍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遥道忆幽欢:从远方回忆起那段快乐的时光。
  • 倚遍栏干:倚靠在栏杆上,形象地表现出思念的心情。

典故解析:

  • 青山: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着坚韧与永恒,也隐喻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春云秋梦:春天的云彩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秋天的梦则代表着失去与怀念,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衣萍(1880-1947),近代女诗人,生于江苏,曾留学于日本,回国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致力于女性解放和教育事业。她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夏季的莫干山,诗人独步于夕阳之下,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抒发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情感的追思。开篇“独步白云间”,便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青山的情意。接下来的“游思漫漫”则表明了诗人在这片宁静中,思绪的自由流动,带有一种无拘无束的美感。

诗中提到的“春云秋梦”,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及美好时光的逝去。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既是对快乐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失去的感伤。“还有那人忘不得,倚遍栏干”则是情感的高潮,深切而细腻地表达出对某人的难以忘怀,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的抒发,形成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步白云间:独自走在云间,表达孤独和自由。
  2. 游思漫漫:思绪飘荡,形容内心的空灵。
  3. 看山镇日不曾闲:观察山色,整日沉浸其中,展现对自然的喜爱。
  4. 知道青山也有意:理解到山也有自己的情感,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5. 红了苍颜:山的颜色因时间变化而显得苍老,寓意时间的流逝。
  6. 远道忆幽欢:回忆起远方的欢聚,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7. 见也都难:再见已是困难,暗示对往事的无奈。
  8. 春云秋梦早消残:春天的美好和秋天的梦已消逝,表现对时光的感慨。
  9. 还有那人忘不得:对某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的核心。
  10. 倚遍栏干:倚靠栏杆,沉浸在思绪中,表现出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结合,增强诗歌的意境。
  • 拟人:将山赋予情感,使自然更加生动。
  • 对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独步于自然之中,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由与梦幻。
  • 青山:象征坚韧与恒久。
  • 栏干:象征思念与隔离。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步白云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2. “春云秋梦”中的“春云”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失去
    • C. 现实
  3. 诗人对“那人”的感觉是?

    • A. 忘记
    • B. 怀念
    • C. 不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风格更为细腻柔美。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月色与思乡之情,气势宏大,情感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章衣萍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