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6 10:39:50

日午倦梳头,风静帘钩,一窗花影拥香篝。

试问别来多少恨,江水悠悠。

新燕语春秋,泪湿罗裯,何时重话水边楼。

梦到天涯芳草暮,不见归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午倦梳头,风静帘钩,一窗花影拥香篝。试问别来多少恨,江水悠悠。新燕语春秋,泪湿罗裯,何时重话水边楼。梦到天涯芳草暮,不见归舟。

白话文翻译:

正午时分,懒得梳妆,微风静止,窗帘轻轻悬挂,一窗花影围绕着香炉。试问自从分别以来,积累了多少愁恨,江水在悠悠流淌。新来的燕子在春秋之间欢叫,泪水打湿了罗绮衣衫,何时才能再次在水边楼阁畅谈?梦中来到天涯芳草的黄昏,却不见归来的船只。

注释:

  • 日午:正午,太阳高照的时刻。
  • 倦梳头:懒得梳理头发,表现出一种倦怠的状态。
  • 风静帘钩:微风轻拂,窗帘轻轻挂着。
  • 香篝:香炉,熏香的器具。
  • :这里指的是离别后心中的忧愁与思念。
  • 江水悠悠:江水缓缓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
  • 新燕语春秋:新来的燕子在春秋之间鸣叫,象征新生与希望。
  • 泪湿罗裯:泪水打湿了轻薄的衣服,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水边楼:指的是湖边或江边的楼阁,通常是诗人向往的地方。
  • 天涯芳草暮:遥远的天涯,芳草萋萋的黄昏时分,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妥,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乡情绪普遍存在的时代。作者可能经历了离别或思念的情感,借此表达自己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郑妥的一首典雅的词作,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以“日午倦梳头”引入,正午的阳光洒在身上,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反映出诗人此时的倦怠与思绪的纷杂。接着描绘了静谧的环境,“风静帘钩”,这种静谧与内心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转折处,诗人试问自别以来心中积累了多少愁恨,江水悠悠流逝,这一意象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思念的无尽。接下来,诗人描写了新燕的欢叫,春秋的交替,似乎在传达一种生活的延续和新生的希望,却因泪湿罗裯而显得无比悲凉。

最后,诗人梦到天涯芳草的黄昏,却不见归舟,这一意象充满了失落感。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深刻地传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来的渴望,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日午倦梳头”:描绘正午的倦怠,暗示内心的懈怠。
    2. “风静帘钩”:静谧的环境与内心的动荡形成对比。
    3. “试问别来多少恨”:直接表达思念与忧愁。
    4. “江水悠悠”: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5. “新燕语春秋”:新生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6. “泪湿罗裯”:悲伤的情感直接表现。
    7. “梦到天涯芳草暮”:梦境中的孤独与渴望。
    8. “不见归舟”:无尽的思念与等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水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拟人:新燕的叫声赋予生命力,象征春天的到来。
    • 对仗:诗中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渴望,展现出人们在时光流逝中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 江水:流淌的时间,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 新燕: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 泪水:悲伤与思念的直接体现。
  • 芳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郑妥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泪湿罗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3. “江水悠悠”意味着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大江的宽广
    • C. 生活的喧嚣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李白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郑妥的《浪淘沙》与李白的《春江花月夜》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郑妥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郑妥生平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