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前上卢相
虏黠虽多变,兵骄即易乘。
犹须劳斥候,勿遣大河冰。
白话文翻译:
虽然敌人狡诈多变,士兵骄傲就容易被乘虚而入。
仍然要派遣侦查兵,切勿让大河结冰。
注释:
字词注释:
- 虏黠:虏,指敌人;黠,狡诈。即敌人狡诈。
- 多变: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 兵骄:士兵骄傲自满。
- 易乘:容易被对方利用或攻克。
- 犹须:仍然需要。
- 劳斥候:派遣侦查兵,勤勉地侦查敌情。
- 勿遣:不要让。
- 大河冰:指河流结冰,象征着难以通行的状态,可能暗指战争停滞。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在边境战争中的复杂局势,特别是与北方敌对势力的关系。诗中强调士兵的骄傲与敌人的狡诈,使得战斗策略更加重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7-908),字子长,号逸少,唐代诗人。司空图以诗、文、书法兼擅而著称,尤其在诗歌创作上,常以抒发个人情怀和社会关怀为主,风格清新俊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动荡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战争形势的关注和对士兵心理的分析,提醒统帅应注意敌人的变化和自身士兵状态。
诗歌鉴赏:
《乱前上卢相》一诗,简短却蕴含深意,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与策略的重要性。诗中首句提到“虏黠虽多变”,展现出敌人的狡诈与变化无常,暗示在战争中不可掉以轻心。这一表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军事环境,也引发对敌我关系的思考。
接下来的“兵骄即易乘”则揭示了士兵的心理状态,骄傲自满的士兵容易被敌人所乘,说明在战斗中,士气和心理因素同样重要。诗人通过对比敌我双方的状态,强调了战斗策略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敌人机动灵活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和谨慎的态度显得尤为关键。
最后两句“犹须劳斥候,勿遣大河冰”则传达了实用主义的军事思想,强调了侦查与情报获取的重要性。诗人提醒统帅在战斗中要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战斗的灵活应对。整体来看,此诗不仅具有军事指导意义,也彰显了诗人对国家、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虏黠虽多变”:敌人虽然狡诈且多变,形势复杂。
- “兵骄即易乘”:士兵骄傲自满,就容易被敌人利用。
- “犹须劳斥候”:仍然需要派遣侦查,做好准备。
- “勿遣大河冰”:不要让大河结冰,暗示要保持通行与联系,防止被困。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大河结冰比喻为战斗的停滞,增强了形象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强调了在战争中的谨慎与周全,提醒统帅和士兵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切勿因为一时的骄傲而放松警惕,同时也要重视侦查与信息获取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虏:象征敌人,代表外部威胁。
- 兵:士兵,象征国家的力量与士气。
- 斥候:侦查,象征信息与策略。
- 大河:象征战斗的通行与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虏黠”的意思是什么? a) 残暴
b) 狡诈
c) 强大
答案:b -
“兵骄即易乘”表达了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a) 士兵勇敢
b) 士兵骄傲自满
c) 士兵恐惧
答案:b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斗的胜利
b) 对敌人的侦查与警惕
c) 士兵的荣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乱前上卢相》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国家动荡和战争带来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沦陷的悲伤,而《乱前上卢相》则关注于军事策略与士兵心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司空图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