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雒山房诗》

时间: 2025-01-14 15:47:53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𨇤。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

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

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

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

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

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

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

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

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

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

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

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

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

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

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雒山房诗
作者: 宋濂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
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
天鸡一鸣天下白,齐州九点凝青烟。
朝㪺瀍涧之灵泉,夕漱伊洛之寒川。
虽知城郭尚依旧,华表鹤泪应千年。
大江东流浴龙虎,丹光掩月夜吞吐。
故乡何处久不归,人间一笑成今古。
三素云高不可攀,仰见群仙出没于其间。
勿使明镜凋朱颜,顾我魁礧徒,无由扣琼关。
我不能鼻息吹虹霓,顿挫万物归新题。
我不能白昼兀坐惜居诸,时翻枯竹除白鱼。
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
高谈蕊珠经,旦夕声不绝。
声不绝,造玄徽,芙蓉峰前金虎要人骑。
山人当相求,飞飞腾太微,共持瑶华玉管凌云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居住在东雒山的人,他身穿羽衣,腰里悬挂着闪烁的宝剑,仿佛在天际飞翔,任风驰骋。他俯瞩嵩山的高峰,细看三十六座名山,各具紫金和翠羽的华丽。诗中提到少室山高达八百六十丈,蕴含着元气,笼罩晨雾。绿毛仙人在清澈的泉水中洗足,不愿向任何人低头,手中扔出绿黍如同天上的花瓣。天花飞舞,舞姿优雅,东来玉女头戴云翘,足迹轻盈。试想她用秋帛捣打寒石,夜半灵响如霜弦般凄厉。诗人不知龙穴里有石髓,太乙的月鼎将会共煮。人生如梦,谁能再停留?天鸡一鸣,天地明亮,齐州的青烟凝聚在九点。早晨在瀍涧的灵泉饮水,晚上在伊洛的寒川漱口。虽然城市依旧,华表和鹤泪已千年。大江东流,犹如龙与虎的沐浴,丹光掩盖夜晚的月亮。故乡何在,久未归去,人间的微笑成了今古的印记。三素的云高不可攀,仰望仙人出没其间。不要让明镜映照出凋谢的容颜,回首我这魁伟的身影,无法敲响琼关。我无法用气息吹出彩虹,或将万物重新命题。我不能在白昼静坐,惋惜居所,时常翻动枯竹,除去白鱼。只求得三寸舌,鲜红如莲花,洁净于雪。高谈蕊珠经,夜夜声不绝。声不绝,创造出玄徽,芙蓉峰前金虎等待骑士。山人应当相求,飞升太微,共同吹奏瑶华玉管,凌云而唱。

注释

  • 东雒山: 指东雒山,可能为诗人的隐居之地。
  • 羽为衣: 意指用羽毛做的衣服,象征仙人或神仙的打扮。
  • 宝剑光陆离: 腰间悬挂的宝剑,光芒闪烁,象征威仪。
  • 少室: 少室山,嵩山的一个重要峰。
  • 元气: 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清泠渊: 指的是清澈的深渊水流。
  • 绿黍: 一种禾本科植物,象征丰收和美好。
  • 天花: 形容从天上飘落的花。
  • 三素云: 形容云层高不可攀,象征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1310年-1381年),元代初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后为明代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他以其丰富的文学才华和对诗歌的热爱而闻名。其作品大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东雒山房诗创作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时,他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了他渴望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心境。

诗歌鉴赏

《东雒山房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东雒山的自然景观,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幻想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东雒山人羽为衣”引出了一个超脱于世俗的仙人形象,随后通过“俯视嵩高三十六”的描写,表现出一种俯瞩一切的超然态度。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出对人间繁华的淡然和对灵性世界的向往。“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一句,展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山水的宏伟,又有仙人的飘逸,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用“但得三寸舌,赤如莲花净于雪”表达了自己对言语的渴望与对真理的追求,希望通过语言传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彰显了诗人在灵性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 描述隐士的形象,羽衣象征其飘逸与超然,宝剑象征威严与力量。
  •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 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所羁绊的状态,飞翔于天际。
  •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 俯视高山,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强化了与自然的融合感。
  •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 对少室山的描述,暗示其高度及其蕴含的生机。
  •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 仙人的形象在水中洗足,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羽为衣”比喻隐士的超然状态。
  • 拟人: 描述自然景观时,人性化的描写让自然更具生命感。
  • 对仗: 诗中运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由、超脱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宏伟的自然景观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灵魂的解放与宁静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衣: 代表仙人或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宝剑: 象征力量与威严。
  • 少室山: 体现自然的伟岸与神秘。
  • 天花: 代表美好与灵性的象征。
  • 三寸舌: 象征智慧与言语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雒山房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宋濂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东雒山人羽为衣”的意思是?

    • A. 穿着羽毛衣服的人
    • B. 一位神仙
    • C. 诗人的朋友
    • D. 隐士的形象
  3. “天鸡一鸣天下白”中的“天鸡”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鸡
    • D. 星星

答案

  1. B. 宋濂
  2. A. 穿着羽毛衣服的人
  3. A. 太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
  • 《夜泊牛津》 by 王安石: 描绘了对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东雒山房诗》与《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倾向于超脱与理想化,而后者则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基本常识》
  • 《宋濂传记》

相关诗句

东雒山人羽为衣,腰悬宝剑光陆离。下一句是什么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上一句是什么

超然乘天㳺,旷荡八极随飙驰。下一句是什么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上一句是什么

俯视嵩高三十六,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下一句是什么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上一句是什么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颠倒元气涵晨霏。下一句是什么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上一句是什么

毵毵绿毛仙,濯足清泠渊。下一句是什么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上一句是什么

见人不肯折腰拜,手掷绿黍散作天花旋。下一句是什么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𨇤。上一句是什么

天花旋,舞连娟,玉女从东来,头戴云翘足跰𨇤。下一句是什么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上一句是什么

试持秋帛捣寒石,中夜灵响凄紧如霜弦。下一句是什么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上一句是什么

不知龙穴有石髓,太乙月鼎将同煎。下一句是什么

劳生任飘忽,谁复相留连。上一句是什么

东雒山人羽为衣,下一句是什么

腰悬宝剑光陆离。上一句是什么

腰悬宝剑光陆离。下一句是什么

超然乘天㳺,上一句是什么

超然乘天㳺,下一句是什么

旷荡八极随飙驰。上一句是什么

旷荡八极随飙驰。下一句是什么

俯视嵩高三十六,上一句是什么

俯视嵩高三十六,下一句是什么

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上一句是什么

一一秀出紫金翠羽之华芝。下一句是什么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上一句是什么

中有少室八百六十丈,下一句是什么

颠倒元气涵晨霏。上一句是什么

颠倒元气涵晨霏。下一句是什么

毵毵绿毛仙,上一句是什么

毵毵绿毛仙,下一句是什么

濯足清泠渊。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