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时间: 2024-12-29 19:19: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遇乐
任询 〔金朝〕
月已中秋,菊还重九,夜久凉重。
满地清霜,半天白晓,孤唱闻耕垄。
萧萧窗几,依然琴砚,但觉鼠窥风动。
悔生平趍前猛甚,晚退却成无勇。
兴衰更换,妍媸淆混,造物大相愚弄。
二衅羞人,五交贾鬻,侯伯宁无种。
而今此念,消除都尽,惟有故山归梦。
吾庐更双溪清远,万峰翠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于中秋时节,菊花正盛,夜晚逐渐变凉。地上结了一层清霜,天边刚刚透出白光,听见远处有人在耕作的孤独歌唱。窗前依旧有琴和砚台,却只觉到老鼠在风中窜动。回想自己一生追求进取,晚年却感到无能为力。兴衰更替,世事繁杂,造物主真是愚弄人类。社交名利让人羞愧,侯伯宁却没有后代。如今的思念都已消散,只剩下对故乡的美梦。我的茅庐在双溪旁,远处万峰环绕,清新幽远。
注释:
- 重九: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象征长寿。
- 清霜:指清晨的霜,描绘出一种冷清的秋意。
- 孤唱闻耕垄:远处孤独的歌声,隐喻人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
- 鼠窥风动:形容鼠类在风中窜动,象征着世事的变化和无常。
- 二衅羞人:指两种争论或事情让人感到羞愧。
- 侯伯宁: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象征着无后代的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询,金朝诗人,生平不详,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象,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永遇乐》是在中秋节前夕写成,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永遇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眷恋。开篇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象,月亮、菊花、清霜等意象渗透出一种清冷的秋意,营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感。诗人通过“孤唱闻耕垄”展现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的孤独与渺小,仿佛在提醒读者,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似乎愈加疏离。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反思自己一生的奋斗,表达了对晚年无能为力的遗憾。这里的“兴衰更换,妍媸淆混”写出了人生的无常,以及在名利场上所经历的种种困惑与失落。尤其是最后几句,诗人更是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宁静结合,描绘出双溪清远、万峰翠拥的美好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对理想故乡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已中秋,菊还重九:描绘时节,暗示了秋天的到来。
- 夜久凉重:夜晚渐凉,表现出秋天的特征。
- 满地清霜,半天白晓:清晨的霜和刚露出的白光,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孤唱闻耕垄:远处的孤独歌声,隐喻着孤独和田园生活的辛苦。
- 萧萧窗几,依然琴砚:窗前静谧,依旧有琴砚,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
- 但觉鼠窥风动:透出一种萧瑟和不安,暗示生活的变化。
- 悔生平趍前猛甚:回顾自己一生,感到后悔和无能为力。
- 晚退却成无勇:晚年的退却,生发出无力感。
- 兴衰更换,妍媸淆混:世事变化,万象纷呈,令人困惑。
- 造物大相愚弄:对造物主的批判,表现出人类的无奈。
- 二衅羞人,五交贾鬻:社交中的羞耻,表现对名利的厌恶。
- 而今此念,消除都尽:如今的思念已然消散。
- 惟有故山归梦:唯有对故乡的梦境仍然存在。
- 吾庐更双溪清远,万峰翠拥:描绘出理想中的故乡美景,表达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季节的更替。
- 拟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使其充满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名利纷扰的思考,最终将情感寄托于对故乡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思念和团圆。
- 菊:代表重阳节,寓意长寿。
- 霜:象征秋天的寒意与孤独。
- 琴砚:象征文人雅趣与宁静生活。
- 故乡:象征归属感和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填空题:诗中提到“悔生平____猛甚”,填入合适的词。
-
判断题: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 B
- 趍前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任询的《永遇乐》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在表达对月亮的思念,但任询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金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