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自题长征画扇寄赠萧将军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长征好,万水与千山。
横扫乌云开霁色,看飘红旆漾奇澜。
换却旧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征的壮丽景象,赞美了长征的艰辛和伟大。诗中提到,长征的旅程中跨越了万水千山,扫除乌云,迎来晴朗的天空,红色的旗帜在波澜中飘扬,象征着革命的希望和胜利。这一切都象征着旧世界的变革与新世界的到来。
注释:
-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长途跋涉,象征着革命的艰辛与胜利。
- 万水千山:形容行程遥远,困难重重。
- 乌云:象征着压迫与困难。
- 霁色:雨过天晴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 飘红旆:红色的旗帜,代表革命和理想。
- 奇澜:美好的波澜,象征革命的浩荡气势。
- 旧人间:指旧的社会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902-1955),原名龙耀华,湖南人,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多以革命、革命战争为题材,反映了民族解放与个人理想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长征时期,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环境中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自题长征画扇寄赠萧将军》以长征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诗的开头“长征好,万水与千山”直接引入了长征的主题,赞美了长征的壮丽与艰辛,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精神的崇敬。第二句“横扫乌云开霁色”,生动地描绘了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最终战胜困难后所迎来的光明景象,表现出革命者无畏的精神。
此外,诗中“看飘红旆漾奇澜”将红色旗帜与波涛壮阔的场景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红旗象征着革命的理想与希望,激励着人们前行。最后一句“换却旧人间”,更是总结了长征的历史意义,表明通过长征,旧的社会被推翻,新社会的希望正在到来。整首诗在字句上简洁明快,意象丰富,情感深厚,充分体现了龙榆生作为一位革命诗人的理想与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征好,万水与千山:长征的旅途充满了艰辛,但同时也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 横扫乌云开霁色:描绘了在长征中,经历了风雨,但最终迎来了晴朗的天空,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 看飘红旆漾奇澜: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象征着革命的胜利与理想的实现。
- 换却旧人间:表达了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旧的世界被新的世界所取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征比作一场战斗,展示了艰辛与勇敢。
- 拟人:乌云的“横扫”与霁色的“开”,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万水与千山”与“横扫乌云开霁色”形成对称,增加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革命者在长征中的坚定信念与勇气,象征着旧社会的结束与新社会的开始,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水千山:象征艰难的革命道路。
- 乌云:代表压迫与困难。
- 霁色: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红旆:象征革命的旗帜,代表理想和信仰。
- 奇澜:象征着革命的壮丽与浩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长征好”是指什么?
A. 长途旅行
B. 革命的壮丽
C. 自然风光 -
“横扫乌云”中的乌云象征什么?
A. 好天气
B. 压迫与困难
C. 幸福生活 -
诗的最后一句“换却旧人间”表达了什么?
A. 新社会的建立
B. 旧社会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征》——毛泽东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龙榆生的《望江南·自题长征画扇寄赠萧将军》与毛泽东的《长征》,两者皆以长征为主题,但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景象描绘,后者则更强调革命的历史意义与使命感。
参考资料:
- 《龙榆生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长征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