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浩淼云波阔,凄灵月下箫。
况逢神怅惘,偏值气清寥。
酿梦天花涌,凝霜蕙叶凋。
殊乡惊节物,憔悴念龙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广阔的云海与波涛,伴随着凄凉的月光下的箫声。正值神情恍惚之际,恰好遇上了清冷的气候。梦境如同天花般涌现,霜冻凝结了蕙草的叶子。身处异乡,看到节令的变化,不禁思念起龙标(指故乡)。
注释:
- 浩淼:广阔无边,形容云波的辽阔。
- 凄灵:形容声音清冷而灵动,箫声在月下显得更加凄凉。
- 神怅惘:心情恍惚,感到迷惘。
- 气清寥:气候清冷而空旷。
- 酿梦:酿造梦境,形容梦境的美好。
- 天花:比喻美好的梦境。
- 蕙叶:蕙草的叶子,常用来象征美好、高洁。
- 殊乡:异乡、他乡。
- 龙标:指的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是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冰若(1872-1939),近代中国女诗人,出生于江苏,字洁华,号冰若。她的诗风清新、婉约,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冰若晚年,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家乡的情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主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的“浩淼云波阔”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空旷而宁静的夜晚,云与波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辽阔却又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凄灵月下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冷的音乐感,月光与箫声的结合,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
“况逢神怅惘,偏值气清寥”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恍惚与孤独,正是这种清冷天气的映衬,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随后“酿梦天花涌,凝霜蕙叶凋”,美好的梦境与现实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醒人们梦与现实的差距,梦中之美无法持久。
最后两句“殊乡惊节物,憔悴念龙标”则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看到异乡的节令变化,诗人感到震惊与哀伤,思念故乡的情感愈加浓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浩淼云波阔:描绘了夜空中云和波涛的辽阔,营造出一种空旷的氛围。
- 凄灵月下箫:月光下的箫声,带有凄凉与灵动之感,暗示诗人的情绪。
- 况逢神怅惘:正值心神恍惚之时,使得情感更加沉重。
- 偏值气清寥:恰逢清冷的天气,增添了孤独的感觉。
- 酿梦天花涌:梦境如同美丽的天花,然而这种美好是短暂的。
- 凝霜蕙叶凋:现实如同霜打的蕙草,凋零与失落的象征。
- 殊乡惊节物:在异乡见到季节的变化,产生了震惊与不安。
- 憔悴念龙标:思念故乡,感到憔悴,深切的乡愁涌上心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比作“天花”,形象地表达了梦的美好。
- 对仗:如“酿梦天花涌,凝霜蕙叶凋”,对偶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云”、“月”、“箫”、“霜”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在异乡的孤独感,透过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波:象征辽阔、自由,也反映诗人的心境。
- 月:象征孤独、思念,常用来表达内心情感。
- 箫:音乐的象征,传递情感与思绪。
- 霜:象征凋零与寒冷,反映现实的无情。
- 龙标:故乡的象征,寄托着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浩淼云波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狭窄的山谷
- B. 辽阔的云海
- C. 灯火辉煌的城市
-
“酿梦天花涌”中的“天花”指的是什么?
- A. 花的种类
- B. 美好的梦境
- C. 天上的星星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 A. 轻松快乐
- B. 深切怀念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同样表达了思乡情感。
- 《夜泊牛津》:王安石的诗作,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 vs 李冰若《夜坐寄子大新宁五首 其四》:两者均以夜晚为背景,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直白情感与李冰若的细腻描绘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李冰若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现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