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七月既望泛舟赤壁》

时间: 2025-01-04 07:32:22

赤壁坡仙两度游,赋成白雪映清秋。

当年胜事空流水,此日高情更泛舟。

咽月洞箫声袅袅,横江孤鹤梦悠悠。

一尊乘兴重怀古,那问黄州定粤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七月既望泛舟赤壁
作者: 刘介龄 〔明代〕

赤壁坡仙两度游,赋成白雪映清秋。
当年胜事空流水,此日高情更泛舟。
咽月洞箫声袅袅,横江孤鹤梦悠悠。
一尊乘兴重怀古,那问黄州定粤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
我曾两次游览赤壁,写下这首诗,仿佛白雪映照着清秋的景色。
往年的辉煌已如流水般消逝,而今天,我的高昂情绪更是荡漾在舟上。
月下洞口的箫声缭绕,江边的孤鹤在梦中悠然自得。
我一杯酒兴致勃勃地追忆往事,不禁想问黄州是否已定粤州的归属。

注释:

  • 赤壁:指赤壁之战,古代著名的战役。
  • 坡仙:指赤壁的仙人,可能是李白。
  • 白雪映清秋:形容诗作清新脱俗,像白雪映照着秋天的景色。
  • 胜事:指曾经的辉煌成就。
  • 咽月洞箫:月光下的洞口,箫声宛转悠扬。
  • 孤鹤梦悠悠:孤独的白鹤在梦中悠然自得,表达一种宁静的心境。
  • 怀古:追忆往事,感慨历史的变迁。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赤壁”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诗人通过赤壁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黄州”与“粤州”则涉及到历史上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介龄,明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擅长山水诗和抒发情感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七月间,正值夏秋之交,诗人借助赤壁的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赋得七月既望泛舟赤壁》通过赤壁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典故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开篇两句通过游览赤壁的经历,引入了诗的主题,白雪和清秋的意象交融,营造出一种清新、冷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感叹往日的辉煌已如流水般消失,而如今的情感却愈发浓厚,体现了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珍视。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咽月洞箫声袅袅”和“横江孤鹤梦悠悠”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的心境,仿佛在享受着这份清幽的自然美。最后一句“一尊乘兴重怀古”,诗人以酒助兴,感慨历史的变迁,透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赤壁坡仙两度游:表达了诗人曾两次游览赤壁,暗示对赤壁的深厚情感。
  2. 赋成白雪映清秋:诗作如白雪般纯净,映衬着清秋的景色,突显诗的清新。
  3. 当年胜事空流水:往日的辉煌成就如流水般逝去,感慨岁月无情。
  4. 此日高情更泛舟:今日的情感更加高昂,借舟泛水表达内心的愉悦。
  5. 咽月洞箫声袅袅:月下的箫声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横江孤鹤梦悠悠:孤鹤在梦中悠然自得,象征着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
  7. 一尊乘兴重怀古:举杯畅饮,兴致勃勃地回忆往事。
  8. 那问黄州定粤州:对历史的思考,关心黄州的安定与粤州的归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诗比作白雪,强调其清新与纯净。
  • 拟人:孤鹤在梦中悠然自得,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赤壁的美景与历史,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壁: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象征着辉煌与流逝。
  • 白雪:纯洁、高雅。
  • 箫声:悠扬、宁静,传递内心的情感。
  • 孤鹤:自由、宁静,象征一种超脱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赤壁”是指哪个历史事件? a) 黄河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夷陵之战

  2. 诗中“白雪映清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
    b) 清新
    c) 苦涩
    d) 忧愁

  3. “横江孤鹤梦悠悠”中“孤鹤”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自由和宁静
    c) 忧伤
    d) 追忆

答案:

  1. b) 赤壁之战
  2. b) 清新
  3. b) 自由和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经典作品,与赤壁相关,表现了历史的沉思。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赤壁赋》与《赋得七月既望泛舟赤壁》都涉及赤壁,但《赤壁赋》更侧重于历史事件的描绘,而《赋得七月既望泛舟赤壁》则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传记》
  • 《古典文学与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