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雷池步,厮守傍姜张。薄滑遂为浙派病,少年学语渐颓唐。功过两相妨。
白话文翻译
在雷池边上散步,紧紧依偎在姜张身旁。细腻的风格反而成了浙派的病症,年轻时学习语言却逐渐颓废。功与过相互妨碍。
注释
字词注释
- 雷池:古代传说中雷神所居之地,也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 厮守:形影不离,形容亲密的关系。
- 姜张:姜与张,可能是指两位知名的文学家或朋友,这里用来表示相互依赖的关系。
- 薄滑:形容文风细腻流畅。
- 浙派:指的是浙江地区的诗歌流派。
- 颓唐:指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 功过:指成就与过失。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雷池”作为古代神灵的代表,常常用来象征一种被动和依赖的状态,反映出作者对当时文学流派的思考与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前(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其作品常常关注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风格多变,既有传统的韵味,也有现代的意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当时文学风格的反思,特别是对浙派的批评,反映出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诗歌鉴赏
《望江南》通过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文化环境的深刻反思。开头的“雷池步,厮守傍姜张”一句,既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图景,也隐含了对人际关系的依赖与期待。接下来的“薄滑遂为浙派病”,则展现了诗人对浙派风格的批判,认为这种细腻易滑的文风在某种程度上消磨了文学的深度与力量。最后一句“功过两相妨”,则更为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成功与失败的思考,认为这种互相妨碍的状态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创作,也反映了更广泛的文化困境。
整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古诗的韵律与节奏,而在内容上则展现出一种现代人对传统文学的反思与质疑,具有很强的时代感。通过对“薄滑”的批判,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更为真实和有深度的文学表现,这种矛盾与挣扎恰恰是许多诗人面临的共同困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雷池步,厮守傍姜张:在雷池附近散步,依偎在姜张的身旁,表现出一种亲密的关系。
- 薄滑遂为浙派病:细腻的文风成了浙派的病症,暗示着对这种风格的批评。
- 少年学语渐颓唐:年轻时学习语言逐渐变得颓废,表现出对个人成长的失落感。
- 功过两相妨:成功与过失互相妨碍,反映出一种对文学创作中内外压力的深思。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浙派病的批判,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展示出诗人对传统与现代文学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当时文学风格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社会、成功与失败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文化自省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池:象征着神秘的自然力量,隐喻文化的无常与变化。
- 姜张:代表友谊与支持,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依赖。
- 薄滑:象征着一种轻浮的文风,反映出对文学深度的渴望与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雷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威严的权力
B. 温柔的爱情
C. 神秘的文化环境
D. 自然的力量 -
诗中“薄滑”指的是什么?
A. 诗的韵律
B. 文风的细腻流畅
C. 人际关系的亲密
D. 个人的成长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文学风格的反思
C. 对历史的回忆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卢前的《望江南》更为关注个人情感与文化反思,而杜甫则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展现了更为宏观的社会景象。两者在主题与风格上形成明显对比,但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文化气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创作》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