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适见三阳日,寒蝉已复鸣。感时为欢叹,白发绿鬓生。
白话文翻译:
今天正好见到阳光普照的日子,寒蝉也已经重新开始鸣叫。感慨于这个时节,我不禁欢叹,白发与绿鬓交替生长。
注释:
- 适见:恰好看到,正好遇到。
- 三阳日:指阳光明媚的日子,三阳即正月初三,代表阳光。
- 寒蝉:指夏季的蝉,代表时节的变迁。
- 复鸣:重新鸣叫,说明蝉的声音再次出现。
- 感时:感慨于时节。
- 欢叹:欢喜地叹息,表达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 白发:象征年龄的增长。
- 绿鬓:指年轻时的青丝,二者形成对比,显示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三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通常指的是春季的三阳开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寒蝉鸣叫在古诗中常用于表达时节的更替和生命的无常。诗中“白发绿鬓”的对比,反映了人在时间中所面临的变化与无奈,充满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该诗的具体作者已不可考,但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魏晋时期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著称,尤其是文学上崇尚个体表达与内心情感的流露。
创作背景: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士人们多感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因此,许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时空流转的感慨,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子夜四时歌·其十七》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命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首句“适见三阳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阳光明媚的氛围,给人以温暖和希望之感。接着“寒蝉已复鸣”,引入了自然界的变化,寒蝉的鸣叫象征着夏天的来临,也暗示着生命的繁荣与轮回。
在“感时为欢叹”中,诗人表达了对当前时节的喜悦之情,但随即转入对人生的感慨。“白发绿鬓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绿鬓则代表年轻与朝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以及对青春的追忆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折射出人类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珍视,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适见三阳日:诗人正好看到阳光明媚的日子,表达出春天的来临。
- 寒蝉已复鸣:寒蝉开始再次鸣叫,说明春夏交替,生命再次复苏。
- 感时为欢叹:诗人对时节的变化充满感慨和欢喜,表达对生命的珍视。
- 白发绿鬓生:时间的流逝使人从年轻走向衰老,这种对比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白发”和“绿鬓”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无情。
- 拟人:将寒蝉的鸣叫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主题,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与时光。
意象分析:
- 三阳:象征阳光、温暖与希望,代表春天的到来。
- 寒蝉:代表生命的轮回与时节的变迁。
- 白发与绿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展现了人们对青春的怀念与对衰老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三阳日”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开始?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白发”和“绿鬓”在诗中分别象征什么?
- A. 年轻与成熟
- B. 年龄的增长与青春的消逝
- C. 生命的繁荣与衰退
- D. 快乐与悲伤
-
诗中提到的“寒蝉”主要是代表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夏天的来临
- C. 春天的温暖
- D. 秋天的萧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子夜四时歌》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时光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研究与解析
- 《魏晋南北朝诗歌》 - 文学历史与作品分析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选集与鉴赏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子夜四时歌·其十七》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