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原误作南乡子,兹据律改》

时间: 2025-01-04 09:28:40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

共言今日好生朝。

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

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

年年灯下醉金蕉。

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
共言今日好生朝。
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
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
年年灯下醉金蕉。
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

白话文翻译:

在正月初七之后,元宵节已经过了五天。
大家都说今天的清晨格外美好。
明亮的月光照耀,香气飘荡在梅树的枝头。
谢道韫的工艺如飞絮,周郎在等候着小乔。
每年在灯下都醉酒于金蕉之下。
鬓发如球,金丝缠绕着细鹅毛。

注释:

  • 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古代称为“人日”,是人们庆祝的日子。
  • 元宵: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 皓月:明亮的月光,形容月色清丽。
  • 香动玉梅梢:香气在梅树枝头飘荡,传达出花香的意境。
  • 谢女工:指谢道韫,古代著名的才女。
  • 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与小乔有情。
  • 金蕉:可能指金色的蕉叶或蕉花,象征着美好和欢乐。
  • 鬓影苍球:指头发的影子,苍球可能形容鬓发的颜色。
  • 金缕细鹅毛:形容轻柔的装饰,增添了诗的细腻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允中,号“山谷”,是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诗词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场景与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元代,正值元朝建立初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欢乐,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南歌子》是元好问描写元宵节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人们的情感。诗的开头以“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引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节点,表明了节日的阶段。接着,诗人描绘了皓月的光辉和梅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在描述谢女工和周郎的情景时,诗人运用了典故,使得诗句更具文化内涵。谢道韫的才华与周瑜的风采相互辉映,象征着才子佳人的美好愿景。最后的“年年灯下醉金蕉”则传达了对节日欢快气氛的沉醉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情感表达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表明时间的推移,三日后的元宵节来临。
    • “共言今日好生朝。”:众人都在称赞今天的早晨格外美好。
    • “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描绘明亮的月光和梅花的香气,营造了一种美丽的自然场景。
    • “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运用典故,表达才子佳人的情感。
    • “年年灯下醉金蕉。”:通过灯下的醉意,描绘节日的欢庆气氛。
    • “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轻柔的美感。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皓月光辉”将月亮赋予光辉的特性,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 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透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与团聚。

意象分析:

  • 皓月:象征着纯洁与美好,代表着团圆与欢乐。
  • 梅花:承载着坚韧与高洁的品质,象征着寒冬中的生命力。
  • 金蕉:象征着丰收与幸福,表现了节日的喜庆。
  • 飞絮:象征着轻柔与飘逸,也暗示着青春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人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元宵节
    • C. 清明节
  2. “皓月光辉”中“皓月”意指什么?

    • A. 暗淡的月亮
    • B. 明亮的月亮
    • C. 新月
  3. “谢女工”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甄氏
    • B. 谢道韫
    • C.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元宵节的热闹与美好,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对过去的追忆。元好问的《南歌子》则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