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斋书事》

时间: 2025-01-01 15:42:38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

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

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

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内乡县斋书事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
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
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
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白话文翻译:

官吏散去,公堂上夜色已深,我的心中满是忧愁。
催促征税却没有什么政事可言,谁来帮助军队出粮呢?
饥饿的老鼠在床边打转,似乎想要诉说我的苦衷,
惊起的乌鸦在月下啼叫,让人听了不忍心。
小船还未能驶向广阔的沧浪,心中惭愧如同舂陵的老使君。


注释:

字词注释:

  • 吏散:官吏离散。
  • 寸心:指心中微小的忧虑。
  • 牢落:困扰、压抑。
  • 催科:催促征税。
  • 佐军:帮助军队。
  • 饥鼠:饥饿的老鼠。
  • 舂陵:指舂陵,古地名,暗指某位老者或仁人。

典故解析:

  • “舂陵老使君”: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仁德之君,暗示作者对政治腐败的无奈和对理想领导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金朝诗人,字公望,号天游,著有《摸鱼儿》《天净沙·秋思》等,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身处内乡县时,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忧虑,以及个人身处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内乡县斋书事》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呈现了元好问对当时社会的忧虑。诗的开头“吏散公庭夜已分”传达了一种孤独感,暗示在官吏散去后,留在公堂上的只有诗人的无奈与孤寂。接下来的“寸心牢落百忧熏”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压抑,仿佛百般忧虑萦绕心头。

诗中“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展示了对当时政治混乱的愤懑,催税无政,饥荒四起,民生困苦,诗人无能为力,心中更添忧伤。接下来的“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通过对饥鼠和乌鸦的描写,深化了孤独与悲凉的氛围,饥鼠的徘徊似乎在诉说着百姓的苦难,而乌鸦的啼叫则让人感受到夜深人静时的凄凉。

最后一句“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则是对自我的反思与惭愧,未能实现理想,无法帮助他人,产生了深深的自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自身的无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吏散公庭夜已分:官吏离去,夜色已深,表达孤独。
  • 寸心牢落百忧熏:心中千般忧虑,感到无奈。
  • 催科无政堪书考:催促征税,却无政事可言,反映社会弊病。
  • 出粟何人与佐军:在困境中,谁来帮助军队?
  • 饥鼠绕床如欲语:饥鼠徘徊,似乎在诉说苦痛。
  • 惊乌啼月不堪闻:乌鸦啼叫,夜色凄凉。
  • 扁舟未得沧浪去:小舟未能出海,心中惭愧。
  • 惭愧舂陵老使君:对比理想人物,表达无能为力的自责。

修辞手法:

  • 拟人:饥鼠如欲语,赋予了老鼠情感。
  • 对仗:如“吏散公庭夜已分”与“寸心牢落百忧熏”,形成对称。
  • 比喻:用乌鸦和鼠来象征苦难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吏:官吏,象征权力与腐败。
  • 夜:象征孤独与沉重。
  • 鼠:象征饥饿与无奈。
  • 乌鸦:象征凶兆与悲哀。
  • 船:象征理想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吏散公庭夜已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2. “饥鼠绕床如欲语”中的“欲语”指的是什么? A. 老鼠想说话
    B. 诗人想倾诉
    C. 无法表达的痛苦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舂陵老使君”是指什么? A. 一位仁德的君主
    B. 一位年轻的将领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元好问的诗更为沉重,李白的诗则更显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元好问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