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1-19 18:05: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元好问
秋灯连夜寒生晕。
书砚朝来龙尾润。
胧胧窗暗移时,
槭槭檐声还一阵。
黄花白酒登高近。
意外阴晴谁处问。
青山只管恋行云,
忙杀晚风吹不尽。
白话文翻译:
秋夜的灯光连绵不绝,寒意渐生。早晨书桌上的墨砚微微湿润,像龙的尾巴一样。朦胧的窗外,时光悄悄流逝,檐下的槭树发出阵阵声响。登高时黄花与白酒相伴,心中却意外地对阴晴变化感到困惑。青山只顾与行云相依,晚风忙碌,却吹不尽这份情思。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花白酒:指代秋季的菊花和酒,象征着丰收和庆祝。
- 胧胧:形容朦胧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夜晚或雾气弥漫的状态。
- 槭槭:可能是形容树叶的声音,带有些许清脆的意味。
- 意外阴晴:暗指心情或环境的变化让人感到意外。
典故解析:
- 龙尾:这里用龙尾比喻润泽的书砚,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与力量,书砚则代表了书写与文人气息。
- 青山与行云:这两者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人心的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池,金朝著名诗人、词人及文学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又蕴含哲理,尤其擅长词作。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金朝时期,作者在晚秋时节写下此词,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慨,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优雅的秋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开篇“秋灯连夜寒生晕”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的秋夜场景,灯光微弱,寒气袭来,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书砚朝来龙尾润”,通过书桌上的墨砚润泽来象征文人对书写的热爱,展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与生活情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巧思,“黄花白酒登高近”描述了登高赏秋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反思。在“阴晴谁处问”的疑问中,透出一种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索。
最后两句“青山只管恋行云,忙杀晚风吹不尽”则是将自然与人心结合,青山与行云的相依代表了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而晚风的忙碌又反映了生活的匆忙和无法逃避的现实。整体上,这首词深刻而富有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人文素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灯连夜寒生晕:描绘夜晚灯光微弱,伴随着秋天的寒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书砚朝来龙尾润:早晨时墨砚的湿润象征着文人对书写的重视与热爱。
- 胧胧窗暗移时:窗外的朦胧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槭槭檐声还一阵:檐下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也带来了些许的情绪波动。
- 黄花白酒登高近: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中,黄花与白酒的相伴,象征着丰收与庆祝的美好时光。
- 意外阴晴谁处问:对阴晴变化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无常的困惑与思索。
- 青山只管恋行云:青山与行云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人心的向往。
- 忙杀晚风吹不尽:晚风的匆忙无法吹散情感的缠绵,体现了人对生活的执着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书砚朝来龙尾润”中将墨砚比作龙尾,增添了文化内涵。
- 拟人:晚风被赋予“忙”的性格,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黄花白酒”与“青山行云”,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对人生变化的思索,以及对生活中情感的执着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灯:象征着孤独与思考,代表着诗人在深秋时刻的内心状态。
- 书砚:象征着文人气息与对文化的追求。
- 黄花:象征着丰收与秋天的美丽,常用作诗中对季节变化的描绘。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人心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楼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元好问
C. 杜甫
D. 苏轼 -
“黄花白酒”的意象主要象征: A. 孤独
B. 丰收与庆祝
C. 忧伤与失落
D. 自然的美丽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天净沙·秋思》: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之情。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描绘了更加细腻的自然景象,情感上也有更深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