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夜归图》
时间: 2025-01-04 07:12: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三月花满城,城南城北堪游行。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溪桥系马纡春步,绿遍苍苔旧时路。醉眼低迷杨柳烟,春衣坐湿蔷薇露。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手持红烛候归路,应见儿童知赏心。赏心自少今已老,每忆花枝被花恼。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三月,整个城市都被花朵装点得如同仙境,无论是城南还是城北,都适合漫步游览。清晨,马蹄声打破宁静,踏着春光出发,傍晚归来时,心情依旧空荡荡。在溪边的小桥上系好马,漫步在长满青苔的旧路上。醉眼朦胧中,看着杨柳在烟雾中摇曳,春衣被蔷薇上的露水打湿。重重门扉和曲折的栏杆下,花影斑驳,李树和桃树的小径深邃而幽静。手持红烛,等待归途,应该能看到孩子们懂得欣赏这美景。从少年时起就喜欢赏花,如今已老,每次回忆起花枝,总被花的美丽所困扰。寄语给高林中的宿鸟,希望明天不要催我早早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冲晓:清晨。
- 纡春步:漫步在春光中。
- 低迷:朦胧不清。
- 重门曲槛:重重门扉和曲折的栏杆。
- 赏心:欣赏美景的心情。
- 被花恼:被花的美丽所困扰。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江南春景和诗人赏花归来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美丽景色和诗人赏花归来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赏花归来的情景。诗中,“江南三月花满城”一句,即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繁华景象,而“马啼冲晓踏春去,日暮归来空复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和归来的空虚感。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醉眼低迷杨柳烟”和“春衣坐湿蔷薇露”,都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朦胧美和诗人的情感状态。结尾的“寄语高林宿鸟知,明朝莫更催归早”,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三月花满城”:描绘江南春日的繁华景象。
- “城南城北堪游行”:指出城市各处都适合漫步游览。
- “马啼冲晓踏春去”:清晨,马蹄声打破宁静,踏着春光出发。
- “日暮归来空复情”:傍晚归来时,心情依旧空荡荡。
- “溪桥系马纡春步”:在溪边的小桥上系好马,漫步在春光中。
- “绿遍苍苔旧时路”:长满青苔的旧路上。
- “醉眼低迷杨柳烟”:醉眼朦胧中,看着杨柳在烟雾中摇曳。
- “春衣坐湿蔷薇露”:春衣被蔷薇上的露水打湿。
- “重门曲槛花阴阴”:重重门扉和曲折的栏杆下,花影斑驳。
- “李径桃蹊深复深”:李树和桃树的小径深邃而幽静。
- “手持红烛候归路”:手持红烛,等待归途。
- “应见儿童知赏心”:应该能看到孩子们懂得欣赏这美景。
- “赏心自少今已老”:从少年时起就喜欢赏花,如今已老。
- “每忆花枝被花恼”:每次回忆起花枝,总被花的美丽所困扰。
- “寄语高林宿鸟知”:寄语给高林中的宿鸟。
- “明朝莫更催归早”:希望明天不要催我早早归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眼低迷杨柳烟”中的“低迷”比喻醉眼朦胧的状态。
- 拟人:如“寄语高林宿鸟知”中的“寄语”赋予宿鸟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重门曲槛花阴阴,李径桃蹊深复深”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日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满城:江南春日的繁华景象。
- 马啼:清晨的宁静被打破。
- 杨柳烟:春日的朦胧美。
- 蔷薇露:春日的清新。
- 红烛:等待归途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南三月花满城”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马啼冲晓踏春去”中的“冲晓”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夜晚
-
诗中“醉眼低迷杨柳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状态? A. 清醒 B. 兴奋 C. 朦胧 D. 悲伤
答案:
- A. 春季
- A. 清晨
- C. 朦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日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以春江晚景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李东阳此诗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都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但李诗更多地展现了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选》:收录了李东阳及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可深入了解明代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明代文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