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白话文翻译:
茂苑城如同画卷一般,阊门的瓦片似要流淌下来。
还依靠在水光辉映的殿宇上,更高的月华楼又开始建造。
夜晚深沉,鸾鸟开启明镜,迎接冬天的雉鸟献上华丽的裘衣。
大臣们都已微微醉意,而天子此时却毫无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茂苑:指繁茂的园林。
- 阊门:古代城门名,这里指代王宫的门。
- 水光殿:水光映照的殿宇。
- 月华楼:月光照耀下的楼阁。
- 鸾:一种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
- 开镜:这里意指打开盛镜,象征美丽的景象。
- 雉:雉鸟,古代用于宫廷的礼物。
- 献裘:献上华贵的皮衣。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典故较少,但“鸾开镜”可以理解为美好吉祥的象征,古代常用鸾鸟与镜子来代表美丽与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用词考究而著称,尤其擅长表现爱情与人生的无常。
创作背景: 《陈后宫》是李商隐在宫廷生活中所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孤独。诗中展现了王宫的繁华景象,但也隐含着权力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诗歌鉴赏:
《陈后宫》以其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观察。开篇的“茂苑城如画”形象地描绘出宫廷的美丽,令人向往,但随之而来的“阊门瓦欲流”则暗含一种流逝与无常的感觉。诗的中间部分“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让人感受到夜晚宫廷的宁静与华丽,但在这份宁静中又透出一丝孤独。
而后,诗人提到“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这不仅描绘了冬天来临的景象,更象征着王权的奢华和大臣们的阿谀。最后一句“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则将整个诗篇推向高潮,虽大臣已醉,但天子似乎毫无忧愁,反映出权力中心的冷漠与人情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权力和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茂苑城如画:描绘了宫廷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如同画卷般的视觉享受。
- 阊门瓦欲流:隐喻着美好的景象将要消逝,流逝的时间与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
- 还依水光殿:表达出夜色下的宫殿与水光的映衬,增强了诗的意境。
- 更起月华楼:暗示着新的建筑与新的辉煌,但这辉煌却是短暂的。
- 侵夜鸾开镜:夜深人静,鸾鸟象征着美好,开启镜子带来新的视角。
- 迎冬雉献裘:雉鸟是高贵的象征,献上华贵的裘衣,表现出宫廷的奢华。
- 从臣皆半醉:大臣们的醉意象征着他们的享乐与麻木。
- 天子正无愁:天子在奢华的生活中似乎忘却了忧愁,反映出权力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象比喻为画,使读者感受到视觉的美感。
- 对仗:诗句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丰富:如“鸾”、“雉”等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的繁华与大臣的醉态,表达了对权力与人生无常的思考,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权力中心冷漠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茂苑:象征着繁华与奢华。
- 阊门:代表着宫廷的权力与荣耀。
- 鸾鸟:象征吉祥与美好。
- 雉鸟:象征高贵与奢侈。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商隐的《陈后宫》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农田
B. 宫廷
C. 山水
D. 战场 -
诗中“从臣皆半醉”意思是什么? A. 大臣们非常清醒
B. 大臣们心情愉快,但有些醉意
C. 大臣们都在工作
D. 大臣们都很忧愁 -
诗中的“月华楼”象征着什么? A. 农民的生活
B. 宫廷的繁华与奢华
C. 战争的胜利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对时局的思考与感慨。
- 白居易的《长恨歌》:表现了宫廷生活的悲欢离合。
诗词对比: 比较李商隐的《陈后宫》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两者都涉及宫廷生活,但李商隐更侧重于对权力无情的感慨,而白居易则强调爱情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