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
时间: 2025-01-01 13:52: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孔雀 李郢 〔唐代〕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 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来自越地的鸟儿在青春年华时色彩鲜艳,晴朗的日子里飞入屋内观赏着华丽的衣裳。它那身金翠的羽毛难以用画笔描绘,跨越万里的山川来到这里的人也很少见。它习惯在听到丝竹音乐时独自起舞,当楼台初上时便想要孤独地飞翔。刺桐花凋谢,芳草也停止生长,在南国的巢中应该盼望着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越鸟:指孔雀,因孔雀产于南方,古称越地。
- 晴轩:晴朗的日子里,轩敞的房间。
- 呫衣:华丽的衣裳。
- 金翠:指孔雀羽毛的金黄色和翠绿色。
- 丝竹:指音乐。
- 刺桐花:一种花,此处指花期结束。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孔雀的美丽与孤独,可能是诗人在观赏孔雀时,被其独特的美丽和孤独的姿态所触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孔雀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与孤独的特质。首句“越鸟青春好颜色”直接点出了孔雀的美丽,而“一身金翠画不得”则进一步强调了其美丽难以用言语或画笔来表达。后两句“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则描绘了孔雀在音乐中的独舞和孤独飞翔的姿态,表达了其孤独的情感。最后两句“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则暗示了孔雀对归巢的渴望,增添了一丝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唐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鸟青春好颜色”:直接描绘孔雀的美丽,青春年华时的色彩鲜艳。
- “晴轩入户看呫衣”:晴朗的日子里,孔雀飞入屋内,观赏着华丽的衣裳。
- “一身金翠画不得”:孔雀的羽毛金翠交错,难以用画笔描绘。
- “万里山川来者稀”:孔雀跨越万里的山川来到这里,很少有人见过。
- “丝竹惯听时独舞”:孔雀习惯在听到音乐时独自起舞。
- “楼台初上欲孤飞”:当楼台初上时,孔雀便想要孤独地飞翔。
- “刺桐花谢芳草歇”:刺桐花凋谢,芳草也停止生长。
- “南国同巢应望归”:在南国的巢中,孔雀应该盼望着归去。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身金翠画不得”比喻孔雀的美丽难以用画笔描绘。
- 拟人:“丝竹惯听时独舞”将孔雀拟人化,赋予其听音乐时独舞的行为。
- 对仗:“晴轩入户看呫衣”与“楼台初上欲孤飞”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孔雀的美丽与孤独,表达了对其独特美丽的赞美,以及对其孤独情感的同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归巢的渴望,增添了一丝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鸟:指孔雀,象征美丽与孤独。
- 金翠:指孔雀羽毛的金黄色和翠绿色,象征美丽。
- 丝竹:指音乐,象征孤独中的自我陶醉。
- 刺桐花:象征花期的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 南国:象征孔雀的故乡,象征归巢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越鸟”指的是什么? A. 孔雀 B. 燕子 C. 鹤 D. 鹰
-
“一身金翠画不得”中的“金翠”指的是什么? A. 孔雀的羽毛 B. 黄金和翡翠 C. 金色的衣服 D. 翠绿的宝石
-
诗中的“丝竹”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音乐 C. 丝绸和竹子 D. 丝线和竹竿
-
“南国同巢应望归”中的“南国”指的是什么? A. 南方地区 B. 南方的国家 C. 南方的城市 D. 南方的乡村
答案: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丽人行》:描绘了美丽的女子,与本诗中的孔雀美丽相呼应。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了鸟儿的自由飞翔,与本诗中的孔雀孤独飞翔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杜甫的《丽人行》与本诗对比,前者描绘人,后者描绘鸟,但都强调了美丽与孤独。
- 王维的《鸟鸣涧》与本诗对比,前者描绘鸟儿的自由,后者描绘鸟儿的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诗作,可以了解更多其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