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时间: 2025-01-04 09:11: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作者:孟郊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狂放的僧人不为酒而狂欢,而是用狂放的笔墨通达天际。他把书法的字迹如同云霞一样飘散,直达清明的高峰。手中的笔如同飞舞的黑电,象外泉涌般倾泻而出。万物在他的指尖随意变幻,三光日月星辰都因他而回旋。书卷在他的手中聚集如云霭,洗砚池畔的山水显得格外清新。忽然,他怒气冲天地画出蛇和虺,顿时空气中弥漫起风烟。江上的人愿意让他停下笔,因为惊涛骇浪恐怕会倾覆船只。
注释
- 狂僧:指的是狂放不羁的僧人,表明一种超脱的态度。
- 狂笔:形容书法的笔势刚劲有力,恣意洒脱。
- 云霞片:比喻书法的字迹如同飘动的云霞,轻盈而美丽。
- 清明巅:指高峰,象征着书法艺术的高峰境界。
- 飞黑电:形容笔势如电一般迅疾、灵动。
- 万物随指顾:表达了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万物皆可在笔下生辉。
- 三光:日、月、星,象征着宇宙的变化。
- 聚书云霭:形容书法作品如云雾般缭绕,含有神秘感。
- 忽怒画蛇虺:表示创作时的愤懑与激情。
- 惊浪恐倾船:表达了外界的压力与内心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入道家和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郊晚年,他经历了多次科举未中,心中郁结,最终选择以书法寄托情感,表达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庐山被视为理想的隐居之地,象征着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诗歌鉴赏
孟郊的《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是一首充满激情与个性的诗。诗中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内心的狂放状态。开篇“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狂放不羁的氛围,强调了书法对于诗人的重要性。接着,诗人用“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来形容书法的飘逸与高远,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在描绘书法的过程中,诗人创造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手中飞黑电”,“万物随指顾”,这些都让人感受到书法之美的无穷魅力。同时,诗中融入了诸多自然元素,象征着诗人与宇宙的连接,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艺术观。最后,诗人的愤怒与恐惧通过“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与“惊浪恐倾船”传达,表现出他对外界压力的敏感与内心矛盾的挣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书法的艺术魅力,更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自我表达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震撼力和深刻内涵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狂僧不为酒:强调诗人的狂放不羁,酒是世俗的享乐,他却选择更高尚的追求。
- 狂笔自通天:书法的笔势如同狂风暴雨,直达天际,表现出艺术的力量。
- 将书云霞片:书法如云霞般轻盈,象征着诗人的艺术灵感。
- 直至清明巅:表达了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理想。
- 手中飞黑电:笔触迅疾如电,表现出书法的生动和灵动。
- 万物随指顾:笔墨间万物皆可生动展现,体现书法的魅力。
- 三光为回旋:日月星辰因书法的魅力而舞动,象征着宇宙的变化。
- 聚书云霭:书法作品如云雾般缭绕,给人以神秘感。
- 忽怒画蛇虺:愤怒时的创作激情,突显内心的冲突。
- 喷然生风烟:创作时产生的气势如烟雾,表现出情感的激荡。
- 江人愿停笔:外界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表现出对艺术与现实的矛盾。
- 惊浪恐倾船:暗示外界的压力与内心的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法比作云霞、黑电,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如“万物随指顾”。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狂僧:象征自由与不羁的精神。
- 云霞片:代表书法的轻盈与美感。
- 黑电:表现出书法的力量与速度。
- 三光:象征宇宙的和谐与变化。
- 惊浪:暗示外界压力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狂笔自通天”中的“狂笔”指什么?
- A.狂放的书法
- B.酒
- C.自然现象
-
诗中提到的“三光”是指?
- A.日、月、星
- B.风、雨、雷
- C.山、水、石
-
诗中“惊浪恐倾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欢喜
- B.恐惧与不安
- C.自豪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孟郊 vs. 王维:孟郊的诗歌充满激情与狂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反映出不同的艺术追求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