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9:56:35

两岸汀洲一浦分,隔帘啼鸟近相闻。

逶迤绿水绕春色,窈窕东风交浪纹。

杜若沙中香漠漠,蘼芜烟暖翠纷纷。

灵源不记东西路,千树桃花日又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岸汀洲一浦分,
隔帘啼鸟近相闻。
逶迤绿水绕春色,
窈窕东风交浪纹。
杜若沙中香漠漠,
蘼芜烟暖翠纷纷。
灵源不记东西路,
千树桃花日又曛。

白话文翻译:

两岸的沙洲和水域相互分隔,
隔着帘子可以听到啼鸟的声音。
蜿蜒的绿水环绕着春天的景色,
柔和的东风与波浪交织在一起。
杜若在沙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蘼芜在温暖的烟雾中绿意盎然。
灵源的路途我已记不清东南西北,
千树桃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迷人。

注释:

  • 汀洲:指河边的沙洲。
  • :指河岸,水边。
  • 隔帘:指隔着帘子,这里表现出一种静谧。
  • 逶迤:形容水流的蜿蜒状态。
  • 窈窕:形容柔美、婀娜的姿态。
  • 杜若:一种香草,常生于水边。
  • 蘼芜:泛指一种草,象征春天的气息。
  • 灵源:指灵秀的源头,这里隐喻人生的道路。
  • 桃花:象征春天和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序,元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语言清新,风格婉约,擅长描绘山水与花鸟。其诗多蕴含哲理,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置身大自然之中,感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序的这首《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春日的自然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以“两岸汀洲一浦分”引入,展现出水岸分明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和谐的感觉。接着“隔帘啼鸟近相闻”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似乎在描绘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鸟鸣声从远处传来,令人感到亲近与温馨。

“逶迤绿水绕春色,窈窕东风交浪纹”一句,诗人用蜿蜒的绿水和柔和的东风描绘出春日的生机,充分展现了自然的多变与美丽。特别是“交浪纹”,不仅描绘了水波荡漾的景象,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杜若沙中香漠漠,蘼芜烟暖翠纷纷”,香草与烟雾的交织,表现出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芳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色彩与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间,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命的繁荣。

最后两句“灵源不记东西路,千树桃花日又曛”,则引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难以追寻的迷茫感,但同时又被“千树桃花”所吸引,映衬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更加深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岸汀洲一浦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沙洲,清晰地勾勒出界限。
  2. 隔帘啼鸟近相闻:通过“隔帘”增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突出鸟鸣的亲切。
  3. 逶迤绿水绕春色:蜿蜒的绿水环绕着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柔美。
  4. 窈窕东风交浪纹:东风轻拂,波纹交织,表现出春日的动感。
  5. 杜若沙中香漠漠:杜若在沙中散发香气,给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感觉。
  6. 蘼芜烟暖翠纷纷:蘼芜在烟雾中显得生机勃勃,传达出春的温暖。
  7. 灵源不记东西路:表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不确定。
  8. 千树桃花日又曛:桃花盛开在夕阳中,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寓意深刻。
  • 拟人:如“隔帘啼鸟”,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汀洲:象征宁静与安逸的自然环境。
  2. 啼鸟:代表生命与亲近自然的感受。
  3. 绿水:象征生机与希望。
  4. 春色:代表新的开始与繁荣。
  5. 杜若与蘼芜:象征芬芳与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若”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香草
    • C. 一种花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几个方面?

    • A. 自然与人生
    • B. 战争与和平
    • C. 爱情与背叛
  3. 诗中“灵源不记东西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清晰明了
    • B. 迷茫与困惑
    • C. 自信与坚定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序更注重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的气概与壮丽的山水。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李序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李序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