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道中》
时间: 2024-12-29 19:32: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山道中
作者: 胡致隆 〔宋代〕
江南江北水茫茫,
水阔山遥道路长。
细雨来时麋角解,
春风归去马蹄香。
市桥落日明官柳,
古渡行人上野航。
景物端宜入图画,
孤城回首带斜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江北的壮丽水景,水面宽广,山峦遥远,路途漫长。细雨飘飞时,麋鹿的角放下,春风拂面,马蹄散发着香气。市桥上,夕阳洒在官柳上,古老的渡口,行人正在上船前往乡间。这样的景色正适合画成图画,回首孤城,夕阳斜照,别有一番情趣。
注释:
- 茫茫:形容水面辽阔,视野模糊。
- 阔:宽广,宽阔。
- 遥:遥远,形容山的距离。
- 细雨:小雨,轻柔的雨。
- 麋角:指麋鹿的角,象征自然的生机。
- 马蹄香:马蹄踏过后留下的香气,隐喻春天的气息。
- 市桥:城市中的桥梁。
- 明官柳: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形象清晰而明亮。
- 古渡:古老的渡口,承载了历史的韵味。
- 上野航:指行人乘船去乡间,野外的航行。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涉及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市桥”和“古渡”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市井生活和古老交通方式的描绘,反映了江南的水乡特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致隆是宋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人们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玉山道中》创作于诗人行旅途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交通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玉山道中》是一首充满生机和画面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广阔与迷人,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开篇“江南江北水茫茫”,便把读者带入一个广袤的水域,让人感受到江河湖泊的辽阔与神秘。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细雨和春风,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渗透了春天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马蹄香”这一意象,生动地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的联想,仿佛听到了马蹄声与清香扑鼻的感觉。
而后,诗人转向市桥和古渡,描绘了行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穿梭,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情境。最后的“孤城回首带斜阳”,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为整首诗增添了深邃的情感。
全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江北水茫茫
描述江南和江北的水域辽阔,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
水阔山遥道路长
水面宽广,山峦远在天边,路途漫长,暗示旅途的艰辛。 -
细雨来时麋角解
细雨降临,麋鹿的角在雨中显得更加生动,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
春风归去马蹄香
春风送走寒冷,留下温暖的气息,马蹄声带来的香气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市桥落日明官柳
夕阳照耀下,市桥和柳树显得格外明亮,画面温馨动人。 -
古渡行人上野航
古老的渡口,行人乘船出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景物端宜入图画
诗人认为这幅景色如同画卷一般,适合入画。 -
孤城回首带斜阳
最后一句回首孤城,夕阳斜照,情感深邃,留下思考的余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茫茫”比喻水的辽阔。
- 拟人:如“马蹄香”,赋予马蹄以香气的情感。
- 对仗:如“江南江北”与“水阔山遥”,展现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对旅途的感悟,同时流露出对孤独与思乡的淡淡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辽阔与自由。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马蹄香:象征活力与青春。
- 古渡:象征历史与人文情怀。
- 孤城:象征孤独与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细雨”与哪个季节相关?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
“孤城回首带斜阳”中的“斜阳”主要指什么? A. 太阳升起
B. 夕阳西下
C. 中午的阳光
D. 夜晚的星光 -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物有哪些?
A. 高山
B. 大海
C. 水乡
D. 沙漠
答案:
- C. 春季
- B. 夕阳西下
- C. 水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胡致隆的《玉山道中》更侧重于水乡的细腻与人文情感,而韩愈的作品则强调孤独与自然的严寒。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