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鱼频换米,不知米价增。但言鱼日贱,官税又来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渔民用鱼换米的情景,但他们却不知道米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大家只说鱼的价格日渐贬值,而官府的税收又不断增加。
注释:
- 得鱼:捕到鱼。
- 频换米:经常用捕到的鱼去换米。
- 不知米价增:不知道米的价格在上涨。
- 但言鱼日贱:只是说鱼的价格每天都在贬值。
- 官税又来徵:官府的税收又开始征收。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反映了明代渔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渔业与市场的关系,表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矛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梁以壮,明代诗人,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与生活琐事,关心民生,风格质朴。
- 创作背景:在明代,渔民生活艰辛,市场经济不稳定,渔民以鱼换米的方式生存,反映出经济压力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渔民在生存中面临的困境。诗中“得鱼频换米”展现了渔民辛勤捕捞的场景,然而“米价增”又暗示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尽管渔民付出努力,却未必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反映出经济体制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接着“鱼日贱”与“官税又来徵”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渔民对市场的无奈,后者则是对官府税收的无情。整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社会批判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对渔民生存状态的同情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得鱼频换米:渔民依靠捕鱼来换取米粮,反映了他们的生存方式。
- 不知米价增:渔民对市场变化的无知,体现了社会底层对经济状况的无奈。
- 但言鱼日贱:大众只关注鱼的价格下跌,却忽略了米价的上涨。
- 官税又来徵:官府的征税行为加重了渔民的负担,突出社会的不公。
-
修辞手法:
- 对比:鱼价与米价的对比,突显了渔民的困境。
- 反复:通过重复的“日贱”与“增”,加强了生活的压迫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渔民生活困境的关注,反映了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意象分析:
- 鱼:象征着渔民的生计与辛勤。
- 米:代表基本生存的粮食,体现生活的基本需求。
- 官税:象征着权力对普通百姓的压迫与剥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得鱼频换米”是什么意思? A. 渔民用米换鱼
B. 渔民用鱼换米
C. 渔民捕鱼不换米
D. 渔民不捕鱼 -
诗中提到的“官税”指的是什么? A. 渔民的收入
B. 政府对渔民的征税
C. 渔民的支出
D. 渔民的捕鱼量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江村即事》由杜甫所作,诗中同样描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困境。
- 诗词对比:与《渔父》相比,王维的《终南别业》展现了另一种生活态度,强调隐逸生活的安宁与自足,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