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父词 其二
作者:毛奇龄
菰叶菱根罥网丝。曲榔单板立鸬鹚。前浦约,隔江期。江长浦阔暝归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在水边的情景:菰叶和菱根交错着,网丝缠绕在其中;曲榔的单板船上,立着一只鸬鹚。前面的江岸近在咫尺,但隔着江水,似乎约定了何时归来。江面宽广,傍晚的归途显得格外迟缓。
注释:
- 菰叶:指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叶子。
- 菱根:指菱角的根,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水边。
- 罥网丝:缠绕着渔网的细丝。
- 曲榔单板:指的是一种小船,曲榔为船名,单板是用单一木板制成的。
- 鸬鹚:一种水鸟,常用来捕鱼。
- 前浦约:前面的江岸近在眼前。
- 隔江期:隔着江水的约定或期盼。
- 江长浦阔:江面宽广,水域辽阔。
- 暝归迟:傍晚归来的时间显得很晚。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情境常见于古代渔民生活,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渔父的孤独与对归家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1642-1714),字子星,号梦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渔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是诗人关注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父词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水边渔父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田园情趣。诗中细腻地刻画了菰叶与菱根的交错、渔网的缠绕,以及鸬鹚立于小船上的形象,表现出渔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具体的自然细节展现了渔父的生活状态,后半部分则通过对“隔江期”的描绘,表现出渔父对归家的期盼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人生的思考。整体上,诗歌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美感,令人感受到一种安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菰叶菱根罥网丝”:描绘水边的自然景观,表达渔父的生存环境。
- “曲榔单板立鸬鹚”:渔船上的鸬鹚形象,体现渔夫的捕鱼方式。
- “前浦约,隔江期”:渔父与归家的期盼,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江长浦阔暝归迟”:描绘广阔的江面和归家的迟缓,呈现一种淡淡的忧伤。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立鸬鹚”赋予了鸟类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流露出对归家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菰叶: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繁衍。
- 鸬鹚:象征渔父的生活与生计。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 归家:象征人对于温暖与安宁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菰叶”指的是哪种植物? A. 水生植物
B. 木本植物
C. 草本植物 -
“曲榔单板”描述的是: A. 一种捕鱼工具
B. 一种小船
C. 一种鱼类 -
诗中提到的“隔江期”表达的是: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归家的思念
C. 对渔业的期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渔舟唱晚》
- 张志和《渔歌子》
诗词对比:
- 王维的《渔舟唱晚》与毛奇龄的《渔父词 其二》均描绘了渔民生活,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意境的开阔与哲理的深邃,而毛奇龄则强调了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入门》
- 《毛奇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