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时间: 2025-01-01 15:40:39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白话文翻译:

东边的藩地驻扎着皂盖,北岸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海的右边,这亭子历史悠久,济南的名士多如繁星。
云山的景色已经让人兴奋,佩戴玉佩的人依然在歌唱。
修竹在夏日中依然清凉,溪水在空中轻轻涌动。
蕴藏着真实的情感,想要得到所愿的事物,落日将会如何呢?
无论贫贱,都被事物所支配,想要从公中得到的,却难以重过!

注释:

  • 皂盖:指一种古代的车盖,象征着权贵。
  • 北渚:水边的沙洲,形容水的清澈。
  • 海右:指海的右侧,形容地理位置。
  • 济南:指济南市,历史上有许多名士。
  • 云山:指云雾缭绕的山,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观。
  • 玉佩:古代用玉制成的装饰物,象征着高贵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为“诗圣”。他历经安史之乱,见证了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其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的深刻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时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他常常游历于各地,以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观察。此时的杜甫身处济南,正与朋友李北海一同在历下亭宴饮,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体现了杜甫对友人、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诗的开篇描绘了亭子的地理环境,体现出一种江河湖海的壮阔感。接着,诗人引入了济南的名士,表现了他对历史名人的向往与敬仰。随着诗意的发展,杜甫描绘了云山的幽美与玉佩的悦耳歌声,展现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的情景。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在落日时分,面对着贵贱无常的社会状态,诗人对从公中难以重过的无奈感慨,显现了他对社会的不满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体现了杜甫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藩驻皂盖:描绘出东边的藩地,给人以权贵的感觉。
  2. 北渚凌清河:北岸的水清澈明亮,传达出自然之美。
  3. 海右此亭古:提到亭子的历史,增添文化厚重感。
  4. 济南名士多:强调济南的文化氛围,名士辈出。
  5. 云山已发兴:云山的美景让人精神振奋。
  6. 玉佩仍当歌:仍然有人在歌唱,表现出欢乐气氛。
  7. 修竹不受暑:描绘修竹在炎热夏季依然清凉的场景。
  8. 交流空涌波:描写小溪涌动的情景,生动形象。
  9. 蕴真惬所欲:诉说隐含的真实情感与愿望。
  10. 落日将如何?:引发对未来的思考,充满哲理。
  11. 贵贱俱物役:反映社会的不公,贫富皆受物质束缚。
  12. 从公难重过:表达对世俗权力的无奈与失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修竹象征坚韧与清雅。
  • 象征:玉佩象征高贵,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聚会时的愉悦情感,同时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杜甫在诗中展现了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体现了他对社会公正的渴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皂盖:象征权力与地位。
  • 北渚:水的清澈代表着贞洁与美好。
  • 云山:自然之美,象征着理想与向往。
  • 玉佩:象征高贵与艺术的价值。
  • 修竹:坚韧与清凉,象征思想的独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藩驻皂盖”中的“皂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车盖
    C. 一种建筑

  2. 诗中提到的“云山”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理想与向往
    C. 社会的现实

  3.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的思考与社会的批判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李白更注重于个体的豪情与自由,展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气息。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杜甫的社会关怀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