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块玉·绿鬓衰
作者: 马致远
绿鬓衰,红颜改,
羞把尘容画麟台。
故园风景依然在,
三顷田,五亩宅,
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青葱的鬓发已渐渐衰老,红润的面容也已改变,
我羞于在画台上描绘这满是尘土的容颜。
故乡的风景依旧存在,
三顷的田地,五亩的宅子,
我想要回去。
注释:
- 绿鬓:指年轻时的青翠鬓发,表示青春。
- 红颜:指年轻时的红润面容,象征美丽。
- 尘容:指沧桑后所显现的容貌,带有尘埃感。
- 麟台:古人画画的地方,意在指代艺术创作。
- 故园: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象征归属感。
- 三顷田,五亩宅:形容诗人故乡的田园和居所。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显著的典故,但“绿鬓”和“红颜”均是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青春美丽的词汇,且“归去来”暗示了对乡土的深切思念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5年-1325年),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戏剧作品《汉宫秋》闻名。马致远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语言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四块玉·绿鬓衰》创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此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怀旧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绿鬓衰,红颜改”直接点出主人公的感受,青涩的青春已不复存在,面容的变化让人倍感惋惜。接着“羞把尘容画麟台”,表现出主人公对自己衰老容颜的无奈与羞愧,仿佛在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之间感到无比的失落。
下半部分转向故乡的描绘,“故园风景依然在”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宁静,尽管人已老去,但故乡的田园依旧如故,给人以安慰。三顷田、五亩宅的细节描绘,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更深层次上是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又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对个人身份和归属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鬓衰,红颜改:青春已逝,容颜已变。
- 羞把尘容画麟台:对衰老的容颜感到羞愧,不愿在艺术上展现。
- 故园风景依然在:故乡的风景仍旧美好,未受时间影响。
- 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描绘故乡的田地和宅子,表达想要回归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青春与衰老的对比,增强了情感表达。
- 细节描绘:对“故园”的具体描写,增强了诗意的真实感。
- 拟人:将故乡的风景赋予生命,表达对故土的深情。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衰老与留恋,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鬓:象征青春与美好。
- 红颜:象征年轻的美丽。
- 尘容:象征衰老与现实的无情。
- 故园:象征归属与安宁。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情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绿鬓”的意思是:
- A. 青春的容颜
- B. 衰老的面容
- C. 美丽的衣服
- D. 鬓发的颜色
-
诗中提到的“归去来”指的是:
- A. 向前走
- B. 回到故乡
- C. 留在城市
- D. 继续旅行
-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爱情的失落
-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情。
- 《长恨歌》白居易:探讨爱情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壮丽景色与人生哲理。
- 《春望》杜甫: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忧虑,体现出更为深沉的国家情怀。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对时间、故乡以及人生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