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淖尔》

时间: 2025-01-01 11:29:41

緤马苍冥表,天回万里清。

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

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

渚蒲无限绿,物候暗相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赛里木淖尔
作者: 宋伯鲁

緤马苍冥表,天回万里清。
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
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
渚蒲无限绿,物候暗相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赛里木湖的壮丽景色。苍蓝的天空下,马蹄声在辽阔的原野上回响,天际延伸至万里无云,清澈明亮。四周的山峦如同吞噬着浩瀚的湖水,湖面碧绿如洗,映衬着晴朗的天空。尘埃遮蔽了伊江的道路,烽火台上寒气逼人,营地的火炬微弱闪烁。湖边的蒲草生机盎然,春的气息暗暗传来,万物复苏,令人惊喜。


注释:

字词注释

  • 緤马:奔跑的马,形容马的状态。
  • 苍冥:形容天空的颜色,苍蓝而深远。
  •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波澜壮阔。
  • :擦拭,形容清澈。
  • 烽寒:烽火台的寒冷,暗示战火纷飞的景象。
  • 渚蒲:湖边的蒲草,象征生机与自然。

典故解析

  • 伊江:指历史上著名的伊江,常用来象征交通要道,暗指历史的沧桑与变化。
  • 赛里营:指赛里木湖附近的营地,可能与古代的边防有关,反映出边陲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伯鲁(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自然景色著称。其诗风典雅,作品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为清朝中期,国家相对稳定,边疆地区的经济与文化逐渐发展,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边疆壮丽风光的赞美与思考。


诗歌鉴赏:

《赛里木淖尔》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边疆湖泊的热爱与赞美。开篇以“緤马苍冥表”引入,马匹奔腾与苍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形成生动的画面。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四山吞浩淼”的描写,表现出湖水的浩渺与山峦的雄伟,这种对比增强了自然的宏大气息。

在“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中,诗人则展现了边境的复杂情感,既有平静的自然景观,又掺杂着战争的阴影,暗示了生活在边疆人们的艰辛与无奈。而最后两句“渚蒲无限绿,物候暗相惊”则是对自然复苏的赞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令人感到一丝温暖。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緤马苍冥表:描绘马奔腾于苍茫的天空之下,展现出自然的广阔。
  2. 天回万里清:天空清澈,延伸至万里,强调自然的辽阔与纯净。
  3. 四山吞浩淼:山峦如同吞噬浩瀚湖水,显示出山水的壮丽。
  4. 一碧拭空明:湖面如同被擦拭过的明镜,清澈而闪亮。
  5. 尘暗伊江路:尘埃遮蔽了通往伊江的道路,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影响。
  6. 烽寒赛里营:烽火台寒冷,营地的孤独,表现出边境生活的艰难。
  7. 渚蒲无限绿:湖边的蒲草生机盎然,象征着自然的复苏。
  8. 物候暗相惊:万物复苏,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带来惊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浩淼”形容湖水的辽阔,生动形象。
  • 对仗:如“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拟人:如“物候暗相惊”,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赛里木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反映出边疆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和平与生机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奔放。
  • 苍冥:象征广阔与神秘。
  • 浩淼:象征无边无际的水域,表现自然的壮丽。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乱,暗示历史的沉重。
  • 蒲草:象征生命力与自然的复苏。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整首诗的画面,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历史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暗伊江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赞美自然
    B. 对战争的无奈
    C. 对生活的热爱

  2. “渚蒲无限绿”中的“绿”象征着什么?
    A. 生命力
    B. 忧伤
    C. 宁静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战争与和平
    C. 人生哲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同样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诗人的豪情壮志。
  • 《登高》(王之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望庐山瀑布》(李白)与《赛里木淖尔》:两首诗都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诗人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而宋伯鲁则结合了历史与边疆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入门》
  3. 《诗词与自然》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