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其八》

时间: 2025-01-09 00:17:09

落到梨花春似许。

芳甸云昏,浪飐花无数。

烟水冥茫无问处。

春归恰在春来路。

闻道峭寒生薄暮。

底事舟人,尚向芦中住。

柔橹咿哑多谩语。

溯流却是随风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到梨花春似许。芳甸云昏,浪飐花无数。烟水冥茫无问处。春归恰在春来路。闻道峭寒生薄暮。底事舟人,尚向芦中住。柔橹咿哑多谩语。溯流却是随风去。

白话文翻译

梨花落下,春天似乎已经到来。芳草地上,云雾弥漫,花瓣随风飘荡无数。烟水朦胧,不知去向何处。春天的归来恰在春天到来的路上。听说寒意在傍晚逐渐加重。究竟是什么原因,船上的人还停留在芦苇丛中。柔软的桨声低沉,似有许多无聊的闲聊。逆流而上的船只,最终还是随风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梨花:指梨树开出的花,象征春天的来临。
  • 芳甸:指芳香的草地。
  • 浪飐:浪花轻轻飘荡的样子。
  • 冥茫:形容视野模糊不清的样子。
  • 峭寒:指冷峻的寒气。
  • 舟人:指船上的人。
  • 柔橹:柔软的划桨。
  • 咿哑:形容声音低沉而无力。

典故解析:

  • 此诗中使用的意象如“梨花”、“芦中”等,均是与春天和自然息息相关,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对春天的渴望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是当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正值思春之际,受自然景色启发,表达了春天的来临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悟。

诗歌鉴赏

《鹊踏枝 其八》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迷茫。首先,梨花的落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芳甸云昏”则营造出了一个朦胧的氛围,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在这幅春光中,诗人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思索。

“烟水冥茫无问处”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惑与不确定,春天的归来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傍晚的寒意中,舟人依旧在芦苇丛中停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持。柔橹的声音与谩语,则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无奈与对话的空洞。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到梨花春似许。 - 描绘梨花的落下,暗示春天的到来。
  2. 芳甸云昏,浪飐花无数。 - 云雾弥漫,花瓣随风飘荡,展现春日的迷离之美。
  3. 烟水冥茫无问处。 - 形容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迷失的感觉。
  4. 春归恰在春来路。 - 春天的归来似乎就在路上,暗示时间的流转。
  5. 闻道峭寒生薄暮。 - 傍晚的寒意逐渐增强,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6. 底事舟人,尚向芦中住。 - 船上的人仍然停留在芦苇中,表现出一种无奈。
  7. 柔橹咿哑多谩语。 - 划桨的声音低沉且多闲聊,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单调。
  8. 溯流却是随风去。 - 逆流而上的船只,最终还是随风而去,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梨花相联系,增强了春的意象。
  • 拟人:柔橹的咿哑声似乎在说话,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芳甸云昏,浪飐花无数”,形成了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春天的到来、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哲学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花:象征春天的开始与生命的复苏。
  • 芳甸:代表生机盎然的自然。
  • 烟水:暗示迷茫与不确定。
  • 舟人:象征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落到梨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结束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柔橹咿哑”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欢快
    B. 忧伤
    C. 寂静
    D. 喧嚣

  3. 诗中的“春归恰在春来路”是指什么? A. 春天已经到来
    B. 春天即将来临
    C. 春天已经结束
    D. 春天在等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静夜思》: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更加浓厚,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当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