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寒冷的山上,十月的早晨,霜打过的红叶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鲜艳。它们看起来像是被火烧过一样,但其实并不是因为火焰;就像花朵并不需要等待春天就能绽放。我们在红色的帐篷下漫步,红叶纷纷落下,像剪下的红巾一样。在微风中停下脚步,只剩下我和你两个人。
注释:
- 寒山:意指寒冷的山,象征着凄清的秋冬季节。
- 霜叶:秋冬时节霜降后变红的叶子。
- 似烧非因火:形容红叶的颜色鲜艳如火,但并非因火焰所致。
- 连行排绛帐:形容在红色的帐篷下行走。
- 乱落剪红巾:形容红叶纷纷落下,宛如剪下的红色丝巾。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绘的秋天红叶的景象与唐代诗人常借助自然景物表达情感的传统相符,体现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多描绘人情和社会生活,尤其擅长写乐府诗。
创作背景:
《和杜录事题红叶》创作于秋冬之际,正值白居易与友人杜甫相聚之时,诗中通过对红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秋冬时节的红叶,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以“寒山十月旦”引出秋冬的背景,瞬间让人感受到一股寒意,接着“霜叶一时新”则暗示了红叶在霜的作用下焕发出的新颜,营造出一种新鲜而又略显萧瑟的气氛。“似烧非因火”一语形象地刻画了红叶的鲜艳,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随后,通过对比“如花不待春”,表达了自然界的独特魅力,红叶在这个季节也能展现出美丽,暗示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接下来的“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描绘了一幅浪漫的画面,诗人与友人在红叶间漫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最后一句“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的情感流露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山十月旦:描绘寒冷的山和十月的早晨,营造出凄清的氛围。
- 霜叶一时新:霜打的红叶在这个时刻显得分外鲜艳。
- 似烧非因火:比喻红叶好似被火烧过的颜色,突显其美丽。
- 如花不待春:表达红叶的美丽无需春天的到来。
- 连行排绛帐:描绘在红色帐篷下行走的情景。
- 乱落剪红巾:红叶纷纷落下的景象,形象生动。
- 解驻篮舆看:停下脚步,欣赏眼前的风景。
- 风前唯两人:强调在微风中只有两个人的亲密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烧非因火”,通过比喻增强了红叶的视觉效果。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冬的红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山:象征凄清、孤寂的环境。
- 霜叶:代表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红帐:象征温暖与亲密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霜叶”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叶子?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冬
- D. 冬天
-
诗中“似烧非因火”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红叶像火一样鲜艳
- B. 火焰的存在
- C. 秋天的寒冷
- D. 春天的花朵
-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友谊的珍贵
- C. 自然的美
- D. 秋天的萧瑟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和杜录事题红叶》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白居易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和生活的温暖,而李白则多了几分豪放与壮丽。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