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砂寺》

时间: 2024-09-19 21:30:44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碛砂寺 归有光 〔明代〕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白话文翻译:

远远望见石柱矗立,便知是寺庙的遗址。 莲花般的殿宇已被战火摧毁,土墙蜿蜒曲折。 天边淡淡的色彩,梅花在寒冷的雨中绽放。 溪水回绕,竹树交错,风吹动鸟雀飞起。 日暮时分,湖波深邃,苍茫的白云笼罩其中。

注释:

  • 招提:指寺庙。
  • 莲宇:比喻寺庙的殿宇,如莲花般美丽。
  • 燹荡:指战火摧毁。
  • 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
  • 淡淡远天色:形容天边色彩淡雅。
  • 梅花带寒雨:梅花在寒冷的雨中开放。
  • 溪回竹树交:溪水回绕,竹树交错。
  • 日暮湖波深:日暮时分,湖水显得深邃。
  • 苍茫白云里:苍茫的白云笼罩其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碛砂寺的遗址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许多古迹被毁。归有光通过描绘碛砂寺的遗址,寄托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碛砂寺遗址的荒凉景象。首句“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通过石柱的矗立,点明了遗址的身份。接着,“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用“莲宇”和“土墙”的对比,突出了战火的无情和遗址的凄凉。后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最后,“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以苍茫的白云和深邃的湖波,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通过石柱的矗立,点明了遗址的身份,暗示了寺庙曾经的辉煌。
  2.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用“莲宇”和“土墙”的对比,突出了战火的无情和遗址的凄凉。
  3.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通过对天色和梅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忧伤的氛围。
  4.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
  5.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以苍茫的白云和深邃的湖波,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莲宇”和“土墙”的对比,突出了战火的无情和遗址的凄凉。
  • 象征:以苍茫的白云和深邃的湖波,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人生的无常。
  • 拟人:通过“风吹鸟雀起”,赋予风和鸟雀以动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碛砂寺遗址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寄托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石柱:象征着寺庙的遗址,暗示了曾经的辉煌。
  • 莲宇:比喻寺庙的殿宇,如莲花般美丽,象征着往昔的辉煌。
  • 土墙:象征着遗址的凄凉,与“莲宇”形成对比。
  • 淡淡远天色:象征着淡雅而忧伤的氛围。
  • 梅花带寒雨:象征着坚韧和美丽,即使在寒冷的雨中依然绽放。
  • 溪回竹树交:象征着自然的静谧和和谐。
  • 日暮湖波深: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人生的无常。
  • 苍茫白云里: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招提”指的是什么? A. 寺庙 B. 宫殿 C. 城墙 D. 桥梁

  2. 诗中的“莲宇”象征着什么? A. 战火 B. 遗址 C. 往昔的辉煌 D. 凄凉

  3. 诗中的“淡淡远天色”描绘了什么? A. 天边的色彩 B. 梅花的颜色 C. 湖波的颜色 D. 土墙的颜色

  4. 诗中的“日暮湖波深”象征着什么? A. 历史的深远 B. 人生的无常 C. 湖水的深邃 D. 白云的苍茫

答案:1. A 2. C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对比:

  • 归有光《碛砂寺》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 归有光《碛砂寺》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参考资料:

  • 《归有光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