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3:31:34

到海忽雷雨,高云起崔巍。

纷披船幕湿,错落酒杯飞。

波浪半天黑,神龙助风威。

探遐方未极,初意遂已非。

无缘觐海若,稽首乞天妃。

愿为一日晴,令我揽光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 其一 归有光 〔明代〕 到海忽雷雨,高云起崔巍。纷披船幕湿,错落酒杯飞。波浪半天黑,神龙助风威。探遐方未极,初意遂已非。无缘觐海若,稽首乞天妃。愿为一日晴,令我揽光辉。

白话文翻译:

抵达海边突然遭遇雷雨,高耸的云层如同巍峨的山峰。船上的帷幕被雨水打湿,酒杯在颠簸中飞溅。海浪翻滚,天空半暗,仿佛神龙在助长风势。探索远方的心愿尚未实现,最初的意图已经改变。无法见到海神,只能向天妃叩首祈求。希望有一日晴朗,让我能够欣赏到海上的光辉。

注释:

  • 崔巍:形容山高大的样子,这里比喻高耸的云层。
  • 纷披:散乱的样子,这里指船上的帷幕被雨水打湿。
  • 错落:不整齐的样子,这里指酒杯在颠簸中飞溅。
  • 神龙: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强大的自然力量。
  • 海若:海神的名字。
  • 天妃:海上的女神,传说中的保护航海者的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文学家,江苏昆山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前往海口的途中遭遇风雨,向天妃祈求晴朗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航海途中遭遇恶劣天气时的无奈与祈愿,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平安航行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突如其来的雷雨,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威严。诗中“高云起崔巍”、“波浪半天黑”等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风雨交加的壮观场面。同时,诗人通过“探遐方未极,初意遂已非”表达了航海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对未知的恐惧。最后,诗人向天妃祈求晴朗,体现了对神灵的依赖和对平安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到海忽雷雨:诗人抵达海边时突然遭遇雷雨。
  2. 高云起崔巍:高耸的云层如同巍峨的山峰。
  3. 纷披船幕湿:船上的帷幕被雨水打湿。
  4. 错落酒杯飞:酒杯在颠簸中飞溅。
  5. 波浪半天黑:海浪翻滚,天空半暗。
  6. 神龙助风威:仿佛神龙在助长风势。
  7. 探遐方未极:探索远方的心愿尚未实现。
  8. 初意遂已非:最初的意图已经改变。
  9. 无缘觐海若:无法见到海神。
  10. 稽首乞天妃:只能向天妃叩首祈求。
  11. 愿为一日晴:希望有一日晴朗。
  12. 令我揽光辉:让我能够欣赏到海上的光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云起崔巍”将云层比作山峰,增强了形象感。
  • 夸张:如“波浪半天黑”夸张地描绘了海浪的汹涌和天空的昏暗。
  • 拟人:如“神龙助风威”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了风以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敬畏,以及对平安和美好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高云、波浪、神龙: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海上风雨的壮观场面,象征着自然的威严和不可预测性。
  • 天妃:作为海上女神,象征着保护和祈愿,体现了诗人对平安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云起崔巍”中的“崔巍”是什么意思? A. 形容山高大的样子 B. 形容云层低沉 C. 形容风大 D. 形容雨大
  2. 诗人在诗中向谁祈求晴朗? A. 海神 B. 天妃 C. 龙王 D. 风神
  3. 诗中“探遐方未极”表达了什么? A. 探索远方的决心 B. 探索远方的困难 C. 探索远方的乐趣 D. 探索远方的未知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沧桑。

诗词对比:

  • 归有光的《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与杜甫的《登高》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归有光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平安的渴望,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归有光诗集》:收录了归有光的主要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明代文学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归有光诗歌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