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僧壁》

时间: 2025-01-04 11:05:05

九华山色真堪爱,留得高僧尔许年。

听我吟诗供我酒,不曾穿得判斋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书僧壁
作者:杜荀鹤 〔唐代〕

九华山色真堪爱,
留得高僧尔许年。
听我吟诗供我酒,
不曾穿得判斋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色,令人心醉,非常值得喜爱。高僧在此留下许多年,听我吟诵诗歌,为我斟酒。可惜我从未出过那斋钱。

注释:

  • 九华山:位于今安徽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风景优美。
  • 高僧:指的是佛教寺庙中的高僧大德,具有很高的道德和宗教地位。
  • 吟诗供酒:吟诵诗词,恳请他人为自己斟酒,表达一种友好的邀请与氛围。
  • 判斋钱:指参加宗教活动时所需的费用,通常是对僧侣的供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 850-933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佛教和人生哲理,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荀鹤在九华山游玩时,受山水美景和高僧的启发,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友好交往的渴望。

诗歌鉴赏:

《醉书僧壁》是一首展现山水与人文交融的诗作。首先,诗中描绘的九华山色,展示了自然与宁静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喜爱。接着,诗人提到高僧的存在,暗示了他对佛教的敬仰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高僧的留存不仅使得这片山水更有灵气,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传统文化的延续。

而在第三、四句中,诗人则转向自我,表达了他渴望与高僧共酌的情感。这种情感中夹杂着对友情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显得既真实又亲切。特别是“未曾穿得判斋钱”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也显示出他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自然、友谊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华山色真堪爱:九华山的美丽景色令人陶醉,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
  2. 留得高僧尔许年:高僧在此地栖息多年,暗含对高僧的尊重与敬仰。
  3. 听我吟诗供我酒:邀请高僧听自己吟诗,并为自己斟酒,展现友好的气氛。
  4. 不曾穿得判斋钱:表达自己对物质的淡泊,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展现了古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山水景色与心境相联系,强化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高僧的尊敬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华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是诗的主要意象。
  • 高僧:代表着佛教文化和精神追求,赋予诗作深邃的内涵。
  • :象征友谊和生活的乐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

    • A. 泰山
    • B. 九华山
    • C. 黄山
    • D. 华山
  2. 诗人希望高僧为他做什么?

    • A. 讲经
    • B. 斟酒
    • C. 作诗
    • D. 画画
  3. 诗中提到的“判斋钱”是指什么?

    • A. 书籍费用
    • B. 餐费
    • C. 供养费用
    • D. 旅行费用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酒与友谊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对孤独与自由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强调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呈现出不同的山水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