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浩然》

时间: 2025-01-14 01:31:49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白话文翻译:

我爱孟浩然这个朋友,他的风流才华在天下闻名。
他舍弃了功名利禄,白头时常卧在松林云间。
他常常在月下酩酊大醉,沉迷于花草之中,不再为他人事务而操心。
高山又怎能仰望,我只能在这里向清风致敬。

注释:

  • 孟夫子:指诗人孟浩然,著名的山水诗人。
  • 风流:才华横溢且颇受人们赞赏。
  • 红颜弃轩冕:指年轻时放弃仕途,追求隐逸生活。
  • 醉月:在月光下饮酒,代表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迷花:沉迷于花草,象征对自然的热爱。
  • 高山安可仰:表达一种无奈之感,暗示无法达到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作以豪放、飘逸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李白与孟浩然是知交,彼此欣赏。此诗是李白对孟浩然的赞美和怀念,反映了两人志趣相投、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赠孟浩然》是李白对好友孟浩然的深情赞颂,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与羡慕。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对孟浩然才华的赞美,表明他在当时的声誉与地位。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孟浩然的生活选择:舍弃名利,回归自然,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境界。醉月与迷花的意象,表现了孟浩然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对自然的热爱,具体地描绘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最后,诗人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作结,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敬仰,似乎在感叹自己无法达到孟浩然那样的境界,只能在此向其清高的风范致敬。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李白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吾爱孟夫子:直接表明对孟浩然的深情。
    • 风流天下闻:赞美其才华和名声。
    • 红颜弃轩冕:描述他放弃仕途的选择。
    • 白首卧松云:描绘其隐居生活的宁静。
    • 醉月频中圣:表现其享受自然的态度。
    • 迷花不事君:暗示对世俗事务的漠视。
    • 高山安可仰:表达对理想的无奈。
    • 徒此揖清芬:向清丽的品格致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隐喻为高山,象征理想。
    • 对仗:如“醉月”和“迷花”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拒绝。

意象分析:

  • 松云:象征隐逸和高洁的生活。
  • 月与花:象征自然之美,代表诗人对自然的迷恋。
  • 高山: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了难以攀登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对孟浩然的称呼是?

    • A. 朋友
    • B. 夫子
    • C. 师傅
      答案:B
  2. 诗中“醉月”和“迷花”分别象征什么?

    • A. 酒和花
    • B. 自由与自然
    • C. 名利与权力
      答案:B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欣喜
    • C. 羡慕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同样展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杜甫《月夜忆舍弟》:体现对友情与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和王维的山水诗,李白的诗更为豪放,王维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意境。李白在《赠孟浩然》中强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在《送别》中则更突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相关研究文章:如《李白诗歌中的自然情怀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