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汉口》

时间: 2025-01-19 20:12:01

浊世清名一概休,古今翻覆賸堪愁。

年年春浪来巫峡,

日日残阳过沔州。

居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

联翩半世腾腾过,不在渔船即酒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汉口
作者: 韩偓 〔唐代〕

浊世清名一概休,
古今翻覆賸堪愁。
年年春浪来巫峡,
日日残阳过沔州。
居杂商徒偏富庶,
地多词客自风流。
联翩半世腾腾过,
不在渔船即酒楼。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浑浊的世道上,清白的名声全都无所谓了,
古今的变迁令人感到忧愁。
年年春天的浪潮涌来巫峡,
日日的落日照过沔州。
生活在这里的商人们富裕繁盛,
而这里的文人则风流倜傥。
我在这浮华的半生中匆匆而过,
不在渔船上便是在酒楼里。

注释:

  • 浊世:指混乱、污浊的社会环境。
  • 清名:指清白的名声。
  • 巫峡:位于长江上游的峡谷,风景优美。
  • 沔州:古地名,指现今湖北省的一部分。
  • 杂商徒:指各种商人。
  • 词客:指文人雅士,通常是写诗作词的人。
  • 联翩:形容快速而连续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巫峡沔州都是长江流域的著名地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诗中的“年年春浪”和“日日残阳”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偓,字仲明,号云水,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辞官,生活颠沛流离。韩偓的诗歌以清新、流畅著称,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作于韩偓身处动荡的晚唐社会,诗人感受到社会的浑浊和个人名声的无奈,表达了对世态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汉口》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以汉口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世俗繁华中的感受。开篇便以“浊世清名一概休”引入,表明在浑浊的社会中,名声显得多么无足轻重。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巫峡的春浪和沔州的夕阳,展现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无常,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在生活的描绘中,诗人提到“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分层,也揭示了商人与文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商人富裕而务实,文人则追求风雅和理想。在这两者之间,诗人感到无所归属,似乎自己在浮华的生活中迷失。

最后,诗人以“联翩半世腾腾过”总结,表达了对自己半生的感慨,这种对人生匆匆的反思让人感受到深切的哲理。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浊世清名一概休:在这个混乱的社会中,清白的名声毫无意义。
  2. 古今翻覆賸堪愁:古往今来的变迁让人感到忧愁。
  3. 年年春浪来巫峡:每年春天的浪潮涌向巫峡,暗示自然的轮回和生命的延续。
  4. 日日残阳过沔州:每天的落日照过沔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5. 居杂商徒偏富庶:生活在这里的商人们因其职业而富裕。
  6. 地多词客自风流:这里的文人风流倜傥,生活潇洒。
  7. 联翩半世腾腾过:在这浮华的生活中我匆匆过了一生。
  8. 不在渔船即酒楼:我的生活不是在渔船上就是在酒楼里,暗示生活的单调与循规蹈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年年春浪”和“日日残阳”,形成优美的对称。
  • 比喻:将人生比作春浪和夕阳,寓意深远。
  • 排比:用“居杂商徒”“地多词客”等排比手法加强对比。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浑浊社会的无奈、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商人与文人生活方式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浪:象征新生与希望,然而也暗示流逝的时间。
  • 残阳: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夕阳西下的悲凉。
  • 渔船酒楼:分别代表自然与人情的两种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是? A. 巫峡和沔州
    B. 汉口和长安
    C. 杭州和苏州

  2.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生活态度是? A. 忧愁与感慨
    B. 快乐与满足
    C. 忘我与恣意

  3. “联翩半世腾腾过”中的“腾腾”主要形容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心情的愉悦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韩偓的《过汉口》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描写,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前者反映了对名声和生存状态的思考,后者则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韩偓《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