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时间: 2025-01-04 09:54:09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

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

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 作者:李德裕 〔唐代〕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
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
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白话文翻译

在温暖的春日里,我在山谷中渐渐想起了采摘茶芽的情景。
想要在清明时节点燃火焰,来消除醉酒的困扰。
松花在鼎中漂浮,兰花的香气轻轻飘入茶瓯。
饮完茶后闲来无事,便沿着溪边的藤萝漫步。

注释

字词注释

  • 谷中:山谷之中。
  • :采摘。
  • :嫩芽。
  • 清明火:指清明节时的火,象征春天的温暖。
  • :醉酒的状态。
  • 松花:指松树的花,象征清新自然。
  • 兰气:兰花的香气。
  • :茶碗或茶器。
  • 扪萝:手抚摸藤萝。
  • 溪上行:在溪边漫步。

典故解析

  • 清明:古代节气,通常与扫墓和春游相关联,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松花:松树的花,常见于山林,有清逸、淡雅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字梦得,号青溪。生于709年,卒于785年。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忆平泉杂咏》创作于李德裕在平泉的隐居生活中,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温暖和采茶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清新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温暖和茶文化的雅致,展现了李德裕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谷中春日暖”引入,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接着“渐忆掇茶英”则引发了对茶芽采摘的美好回忆,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茶火驱散醉意的愿望,显示了茶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态度的象征。接下来的“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则进一步描绘了饮茶时的细腻与优雅,松花和兰气的结合,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自然的气息。

最后“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饮茶后的闲适与放松,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且富有韵律,情感上真挚而自然,展现了李德裕独具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谷中春日暖:描绘春日的温暖,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2. 渐忆掇茶英:回忆起采摘茶芽的情形,抒发对春日活动的怀念。
  3. 欲及清明火:渴望在清明时节烹茶,暗指传统习俗。
  4. 能销醉客酲:想通过茶来解酒,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5. 松花飘鼎泛:松花在茶鼎中漂浮,隐喻自然的清新。
  6. 兰气入瓯轻:兰花的香气飘入茶碗,增加了饮茶的雅致感。
  7. 饮罢闲无事:饮茶后感到悠闲自在。
  8. 扪萝溪上行:在溪边漫步,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与春日的暖意相联系,寓意深刻。
  • 对仗:如“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的赞美、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茶芽:代表自然的精华与人类的智慧。
  • 松花:象征清新、高洁的自然气息。
  • 兰气:代表优雅与品位。
  • 溪水:流动的自然,象征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德裕的《忆平泉杂咏·忆茗芽》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2. 诗中提到的“清明火”主要用来做什么?
    A. 煮饭
    B. 烧水
    C. 烹茶
    D. 照明

  3. 诗的最后一句“扪萝溪上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忧伤
    B. 怨恨
    C. 悠闲
    D. 忧虑

答案

  1. D. 春天
  2. C. 烹茶
  3. C. 悠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这两首诗与李德裕的作品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更注重豪放与奔放,而李德裕则显得细腻与温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