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虬上人房》

时间: 2025-01-16 21:34:13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虬上人房
储光羲 〔唐代〕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道的场所,讲述了心灵的修行和领悟。禅院被分为两个部分,释迦牟尼的教诲在这里得以体现,内心的修行才是最重要的。入道之后没有离开和回来的分别,清晰的言语可以穿越古今。江水寒冷,池水清绿,山色朦胧,竹林深邃。还有一轮明月在空中,洒下淡淡的夕阳余晖。

注释:

  • 禅宫:指禅宗的寺庙或修行场所。
  • 释子: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入道:进入修行的境界。
  • 清言:清晰的道理或言语。
  • 江寒:江面寒冷。
  • 池水绿:池塘的水呈现出绿色。
  • 山暝:山色昏暗。
  • 别有中天月:还有一轮明月在空中。
  • 遥遥散夕阴:远远地散布着晚上的阴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约703-770年),字子静,唐代诗人,以其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禅意及人生哲理,具有浓厚的道教和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时期。作者可能是在一个僧人的房间中,受到禅宗思想的启发,表现出对内心修行与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题虬上人房》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开头“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直接引出主题,强调禅宗的内心修行的重要性。接着,诗人以“入道无来去”点出修行的境界,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超越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心境。之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与自然交融的禅意:“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最后一句“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月光洒下,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与领悟。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越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禅宫分两地:禅宗的修行场所分为两个部分,可能指内心与外在的修行。
  2. 释子一为心:释迦牟尼的教义集中于心灵的修炼。
  3. 入道无来去:进入道理的边界,没有离开或回归的分别。
  4. 清言见古今:清晰的言辞可以穿越古代和现代。
  5. 江寒池水绿:描绘江水寒冷,池中的水显得清绿。
  6. 山暝竹园深:山色昏暗,竹林深邃,营造了神秘的氛围。
  7. 别有中天月:还有一轮明月在空中,增添了诗的意境。
  8. 遥遥散夕阴:月光洒下,远远地散布着晚上的阴影,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修行比作自然的景象,传达了哲理。
  • 对仗:如“江寒”和“池水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和谐。
  • 意象:通过“月”、“竹园”等意象,营造了禅意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内心修行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在追求清净心境与智慧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宫:象征着修行与智慧的殿堂。
  • 释子:佛教信仰的代表,象征教义与心灵的指引。
  • 江水、池水:自然的流动与变化,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竹园:象征隐逸与清雅的生活方式。
  • 明月:代表智慧与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禅宫分两地”中的“禅宫”指的是? a) 佛教寺庙
    b) 学校
    c) 宫殿

  2. “别有中天月”中“中天”指的是什么? a) 地面
    b) 空中
    c) 水面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爱情
    b) 内心修行与自然的和谐
    c) 战争

答案:

  1. a) 佛教寺庙
  2. b) 空中
  3. b) 内心修行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意境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