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宜园林献高使君》

时间: 2024-12-29 02:44:41

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

新居茅茨迥,起见秋云开。

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

楚言满邻里,雁叫喧池台。

鱼鳖乐仁政,浮沉亦至哉。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宜园林献高使君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
新居茅茨迥,起见秋云开。
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
楚言满邻里,雁叫喧池台。
鱼鳖乐仁政,浮沉亦至哉。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已经走了三遍,幸好又从江上回来了。
新居的茅草屋隐然在远处,刚好看到秋天的云彩散开。
十里之内的船只往来频繁,两个桥梁交错相连。
邻里之间楚语满溢,池台边雁鸣声声喧闹。
鱼和鳖都乐于仁政,这种浮沉也算是理想的境界。
小山适合隐居,自己向往着蓬莱仙岛。

注释:

  • 直道:指直行的路,形容行程。
  • 三出:指三次外出,强调作者的归来。
  • 茅茨:茅草搭成的小屋,隐含朴素的生活。
  • 秋云开:秋天的云彩散开,象征好天气和美好心情。
  • 舟楫:指船只,表示水上交通的便利。
  • 楚言:楚地的方言,表示邻里关系的亲密。
  • 仁政:指以仁爱治理国家,强调民众的安居乐业。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光羲,字德明,唐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新居的环境和周围的景象,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仁政的赞美。

诗歌鉴赏:

《安宜园林献高使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的“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不仅道出了归家的喜悦,也暗示了生活的变化与不易。接下来描绘新居的“茅茨迥”,在简单的居所中透出一种恬静的美感,令人向往。

“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描绘了水上交通的繁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与观察。邻里的“楚言”和“雁叫喧池台”,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的交流,使人感受到温暖的人际关系。

诗中后半部分提到的“鱼鳖乐仁政”,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思考,也反映出对民众安居乐业的期望。“小山宜大隐”,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仁政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道已三出,幸从江上回:表明多次出行后,终于从江边归来,暗示生活的变迁。
  2. 新居茅茨迥,起见秋云开:新居隐约可见,秋云散开,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3. 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描绘水上交通的繁忙,体现生活的便利与活力。
  4. 楚言满邻里,雁叫喧池台:展现了温馨的邻里关系和自然的生机。
  5. 鱼鳖乐仁政,浮沉亦至哉:强调民众乐于仁政,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找到精神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蓬莱”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富有诗意。
  • 对仗:如“舟楫”与“桥”,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鱼和鳖乐于仁政,赋予生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趣味。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仁政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新居: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2. 茅茨:代表朴素与自然的生活状态。
  3. 秋云:象征清新与宁静。
  4. 舟楫:象征交通的便利与生活的忙碌。
  5. 鱼鳖:象征民众对仁政的乐观与期盼。
  6. 蓬莱:象征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寄托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储光羲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元代
  2. “新居茅茨迥”中的“茅茨”指的是哪种建筑材料?

    • A. 砖
    • B. 木
    • C. 茅草
    • D. 石头
  3.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理想的隐居生活
    • C. 旅游胜地
    • D. 战争的象征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加突出山水的意境。
  • 李白《庐山谣》:强调自然的奇丽与豪放,与储光羲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