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三》
时间: 2025-01-19 18:55: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泠泠止合藏幽涧。莫许人相见。华清池水恁涟漪。才到临潼山下已成缁。秋河汛溢泯牛马。纳浊方能大。急湍清浅不容濡。长铗便教弹破也无鱼。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水流在幽深的山涧中交汇,别让人们相遇。华清池的水波荡漾,刚到临潼山下便已变得浑浊。秋天的河流因水位上涨淹没了牛马,只有汇聚污水才能成就大河。湍急而清浅的水流无法让人浸润,纵使长矛投下去也没有鱼可捕。
注释:
- 泠泠:形容水流清澈悦耳的声音。
- 止合:指水流的交汇处。
- 华清池:位于陕西临潼,是著名的温泉景区。
- 缁:色泽,指浑浊的颜色。
- 汛溢:指因雨水增多而导致的水位上涨。
- 纳浊:接受污浊的水。
- 急湍:急速而湍急的水流。
- 长铗:长矛,一种武器。
典故解析:
华清池与临潼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尤其与唐代王朝的历史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牛马”,可以引申为对生活的隐喻,象征着平常生活中的挣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声汉,近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以自然风光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思考。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三》通过清澈的水流与浑浊的河水,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华清池,象征着美好与宁静,然而刚到临潼山便变得浑浊,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秋河的涨水则暗示着生活中的困扰与挑战。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反映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最后一句“长铗便教弹破也无鱼”,更是强调了努力与收获之间的落差,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与失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泠泠止合藏幽涧”:清流在幽深的山涧中交汇,水声悦耳动听。
- “莫许人相见”:不希望人们在此相遇,暗示孤独与对宁静的渴望。
- “华清池水恁涟漪”:华清池的水波荡漾,象征美好景致。
- “才到临潼山下已成缁”:刚抵达临潼山下,水已变得浑浊,表达了变化的无常。
- “秋河汛溢泯牛马”:秋季河水上涨,淹没了牛马,象征生计的困扰。
- “纳浊方能大”:只有接受污水才能形成大河,反思人生的哲理。
- “急湍清浅不容濡”:急流而清浅的水流,无法让人沐浴,强调失落感。
- “长铗便教弹破也无鱼”:即使投入长矛,也无法捕到鱼,象征努力与成果的悖离。
-
修辞手法:
- 比喻:水流的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泠泠止合”与“华清池水”,营造了音韵之美。
- 拟人:将水流赋予声音与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既有清澈的美好,也有浑浊的困扰。
- 华清池:象征美丽与宁静的理想场所。
- 牛马:象征着生活的负担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清池”位于哪个省份?
A. 河南
B. 陕西
C. 湖北
D. 四川 -
“急湍清浅不容濡”中“濡”字的意思是?
A. 浸润
B. 干燥
C. 流动
D. 沉淀 -
诗中提到的“长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武器
C. 一种工具
D. 一种食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石声汉的《虞美人 其三》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豪放与洒脱,而石声汉则显得更加沉郁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