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

时间: 2024-12-29 16:34:10

紫禁鳌山结翠斿,升平故事雅宜修。

春回九陌风仍暖,月出千门雾乍收。

烟火楼台疑化国,高明世界正宸游。

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
作者: 王士骐 〔明代〕

紫禁鳌山结翠斿,
升平故事雅宜修。
春回九陌风仍暖,
月出千门雾乍收。
烟火楼台疑化国,
高明世界正宸游。
何人不傍宫墙听,
天乐泠泠在御舟。

白话文翻译:

在元宵佳节之夜,皇帝乘坐着龙舟游览鳌山,风景如画,故事美好,适合修缮与欣赏。春天回到了大街小巷,春风依然温暖,月亮从千家万户升起,雾气也渐渐消散。烟火升起,楼台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仙境,高明的世界正如同皇帝在游玩。谁不愿在宫墙边静静地聆听,天籁之音在御舟上悠扬传来。

注释:

  • 紫禁:指紫禁城,即明清两代的皇宫。
  • 鳌山:传说中的山,象征着安宁与祥和。
  • 升平:指国家安定、太平的局面。
  • 九陌:指九条街道,象征繁华的市区。
  • 烟火:指节日的烟花,象征热闹与庆祝。
  • 宸游:指皇帝的游乐,带有尊贵的色彩。
  • 天乐泠泠:指天上的音乐,清脆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骐,明代诗人,生活于明朝中期,官至中书舍人,工诗词,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上元节,正值明代盛世,国家繁荣,百姓安乐,诗人以此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欢庆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夜晚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繁华热闹的节日氛围。开篇即以“紫禁鳌山”引入,表明这是在皇宫附近的景象,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回大地的温暖,万物复苏的生机,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意。月光洒落,雾气渐散,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即将到来。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是将节日的热闹与皇帝的盛况结合在一起,烟火与楼台的描写,仿佛让人们置身于一个仙境中。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何人不傍宫墙听,天乐泠泠在御舟”结束,表达了民众对皇帝游乐的向往与欣赏,渴望参与到这美好的时刻中。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繁华,更传达了对国家昌盛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禁鳌山结翠斿:皇宫周围的鳌山被绿色的帷幔装饰,象征着美丽的景色。
  2. 升平故事雅宜修:在这个安定的时代,诗人认为应该修缮并传承美好的故事。
  3. 春回九陌风仍暖:春天回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风依然温暖,表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息。
  4. 月出千门雾乍收:月亮从万千家门中升起,雾气刚刚散去,景色清晰可见。
  5. 烟火楼台疑化国:烟火在楼台间升起,让人怀疑这里是不是一个仙境。
  6. 高明世界正宸游:光辉的世界中,皇帝正在享受游乐的时光。
  7. 何人不傍宫墙听:谁不愿意在宫墙边静静地倾听这美妙的音乐。
  8. 天乐泠泠在御舟:天上的音乐在皇帝的龙舟上悠扬地响起,令人陶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烟火比作仙境,表达了节日的梦幻感。
  • 对仗:每两句之间的结构相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如“月出”与“雾乍收”,使得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百姓安乐的美好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珍视。节日的热闹与皇帝的游乐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画面。

意象分析:

  • 紫禁:象征权力与尊贵。
  • 鳌山:寓意安宁与祥和。
  • 春风:代表生命与希望。
  • 烟火:象征节庆的热闹与欢愉。
  • 月亮:象征明亮与清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禁”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皇宫
    • B) 湖泊
    • C) 山岭
  2. 诗中“烟火楼台疑化国”中的“化国”指的是什么?

    • A) 变成一个国家
    • B) 变成仙境
    • C) 变成城市
  3. 诗的最后一句“天乐泠泠在御舟”表达了什么?

    • A) 皇帝的孤独
    • B) 美妙的音乐
    • C) 节日的失落

答案:

  1. A) 皇宫
  2. B) 变成仙境
  3. B) 美妙的音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将王士骐的《上元夜帝御龙舟观鳌山恭述》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进行比较。王士骐的作品侧重于节日的欢庆与国泰民安的景象,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王士骐与他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