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湖南管仓五首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平糴虑国深,公囷匪邦积。
自古斯有年,寝远失初意。
今年出缗钱,乐岁怨狼戾。
此法竟施行,农民等蒙惠。
白话文翻译:
本诗表达了对国家粮食政策的思考,强调了粮食储备的重要性。自古以来,粮食的管理就对国家的安危至关重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初衷似乎有所偏离。今年的粮食政策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也伴随着对市场不稳定的担忧。最终,这项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注释:
- 平糴: 指平价收购粮食。
- 虑国: 思虑国家的粮食安全。
- 公囷: 公家的粮仓。
- 匪邦积: 不再是国家的积蓄,而是私人囤积。
- 斯有年: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情况。
- 寝远失初意: 忘却了最初的目的。
- 出缗钱: 发放钱财。
- 乐岁: 享受好年景。
- 怨狼戾: 对市场波动的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怀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结合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在宋代,国家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外敌入侵与内部经济问题。粮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备受重视,廖行之在此背景下创作了《寿湖南管仓五首》,希望借此反映农民的艰辛与政策的成效。
诗歌鉴赏:
《寿湖南管仓五首》是一首反映粮食政策的诗,作者通过对粮食管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农民生计的关注与对国家政策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平糴虑国深”,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出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公囷匪邦积”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粮食管理失衡的问题,反映了对粮食囤积现象的不满。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今年出缗钱,乐岁怨狼戾”,展现了政策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农民因政策而受益,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市场的不稳定又使他们感到不安。诗的结尾提到“此法竟施行,农民等蒙惠”,则是在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又富有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其作为一位关注民生的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糴虑国深: 通过平价收购粮食,深思国家的粮食安全。
- 公囷匪邦积: 反映了粮食不再集中于国家公囷,而是被私人囤积。
- 自古斯有年: 从古至今,粮食管理的问题一直存在。
- 寝远失初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衷逐渐被遗忘。
- 今年出缗钱: 今年发放了大量的货币。
- 乐岁怨狼戾: 尽管有好年景,但市场的不稳定让人忧虑。
- 此法竟施行: 这项政策最终得以实施。
- 农民等蒙惠: 农民们因此受益。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如“平糴虑国深,公囷匪邦积”。
- 比喻: 通过“狼戾”来形容市场的不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粮食管理与农民生活展开,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政策的思考与对农民未来的关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刻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粮食: 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人民的生计。
- 公囷: 代表国家的粮食储备。
- 市场: 反映经济的波动与不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平糴主要是指什么?
- A. 私人收购粮食
- B. 平价收购粮食
- C. 高价出售粮食
-
“乐岁怨狼戾”中的“狼戾”指的是什么?
- A. 市场不稳定
- B. 农民的快乐
- C. 政策的成功
-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国家粮食政策与农民生活
- C. 自然景观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山西村》 – 陆游
- 《田园乐》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陆游的《游山西村》与廖行之的《寿湖南管仓五首》在主题上都有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但陆游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廖行之则关注政策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两者风格各异,却都体现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