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烽火照玄菟》
时间: 2025-01-01 13:10: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塞·烽火照玄菟
作者: 唐寅
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
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
笳度乌啼曲,旗参虎落图。
宝刀装韠琫,名驹被镂渠。
金出孤竹,飞旌掩二榆。
妖云压亡塞,珥月照穷胡。
勒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
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
白话文翻译
烽火照耀着玄菟,嫖姚在召集仆人。
朱家推荐逃跑的敌人,刁间则是巧妙的奴隶。
六郡的良家子弟,三辅地区的刑法松弛。
笳声穿越乌鸦啼鸣,旗帜映衬着虎纹图案。
宝刀装饰华丽,名马披上华丽的铠甲。
金子从孤竹中出,飞舞的旌旗掩盖了两棵榆树。
妖云压迫着边塞,耳月照亮了穷苦的胡人。
勒兵收兵逐日,潜伏的军队搜寻骨骸。
姑衍山上重重禅意,燕然石上再次雕刻。
功成之后在郊外祭庙,雄郡却分掉了符印。
注释
- 烽火:古代用以传递军情的信号火。
- 玄菟:古代地名,今指边疆地区。
- 嫖姚:传说中的人物,多作统领或将领。
- 朱家:指朱氏家族,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家族。
- 刁间:刁钻、狡猾的人。
- 笳:一种乐器,多用于战争。
- 乌啼曲:乌鸦的哀鸣声,象征着战争的悲凉。
- 宝刀:象征勇武和权力的工具。
- 金出孤竹:象征财富的涌现。
- 妖云:象征着不祥的征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以其风流倜傥和才华横溢而闻名。他的诗多描绘山水、田园和生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出塞·烽火照玄菟》创作于明代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侮的动荡时代。诗中反映了边疆的战争状况,以及士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开篇以“烽火照玄菟”引入,便营造了紧张的战争氛围,暗示着边境的动荡不安。诗中提到的“嫖姚召仆夫”,展现了统帅的威严与士兵的无奈,暗示着战争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朱家荐逋虏”、“笳度乌啼曲”,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凉。诗中的“宝刀装韠琫,名驹被镂渠”则描绘了士兵的装备与战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对胜利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悲壮与激昂,通过对边疆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士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人在结尾部分提到的“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则表现出对功名的追求与对国家利益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烽火照玄菟:烽火作为信号,提醒边疆的危险。
- 嫖姚召仆夫:统帅召集士兵,显示出战争的紧迫性。
- 朱家荐逋虏:描绘了家族之间的政治关系。
- 刁间出黠奴:暗示了社会中狡诈的存在。
-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描绘了社会动荡中的人们,反映了社会的不公。
- 笳度乌啼曲:以音乐和自然声响增强悲壮气氛。
- 旗参虎落图: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士气。
- 宝刀装韠琫:强调武器的重要性。
- 金出孤竹:象征财富与资源的来临。
- 妖云压亡塞:暗示战争带来的不祥预兆。
- 勒兵收日逐:表现出军队的果敢与追逐胜利的决心。
-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展示了对自然景观的哲理思考。
- 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反映了功名与国家利益的复杂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妖云压亡塞”,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士人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战争的信号,象征着危险与动乱。
- 笳:乐器,象征着战争中的悲壮与哀痛。
- 宝刀:象征武力与胜利,代表英雄气概。
- 妖云:象征不幸和战争的威胁。
- 山石:自然的象征,反映了人们的思考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烽火照耀着哪个地方?
A. 玄菟
B. 三辅
C. 六郡 -
诗中提到的“宝刀”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武力与胜利
C. 平和 -
“妖云压亡塞”中的“妖云”象征什么?
A. 美好
B. 不祥与危险
C. 和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面,但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而唐寅的《出塞·烽火照玄菟》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关注,表现出一种更为深沉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寅诗集》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