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松落阴满苍苔,
四面轩窗向水开。
何限晚凉消不得,
隔溪分看待人来。
白话文翻译:
长长的松树投下阴影,满是青苔;
四面窗户朝向水面敞开。
无尽的晚凉总是无法消散,
隔着溪水,分开来看人来人往。
注释: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落阴:树木投下的阴影。
- 苍苔:青苔,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常见于石头或地面。
- 轩窗:窗户,古代建筑中比较高档的窗子,通常用于采光和通风。
- 何限:怎么会有如此多(晚凉)?
- 晚凉:指傍晚时分的凉爽气候。
- 隔溪:隔着小溪。
- 分看:分别观看。
典故解析: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唐寅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他在明代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繁荣、文人交往频繁的时期。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十洲,晚号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山水和花鸟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美丽的傍晚,唐寅在某个风景如画的地方,面对松树和溪水,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画二首》展现了唐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以“长松落阴满苍苔”勾勒出一幅优雅的山水画面:高大的松树投下阴影,青苔覆盖在地面,渗透出一种生机与静谧。接着,诗人通过“轩窗向水开”的描述,展现了窗外的美丽景致,四面开窗让人能尽情欣赏到自然的美。紧接着,诗中“何限晚凉消不得”一句,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晚凉虽好,却难以长驻。最后一句“隔溪分看待人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观察者的视角,隔着溪水,虽能见人来人往,却难以亲近,暗含了人际关系的疏离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松落阴满苍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松树的阴影覆盖着青苔,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四面轩窗向水开:窗户面朝水面,象征着对美好景色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
- 何限晚凉消不得:表达了诗人对晚凉的依恋,尽管时间在流逝,但那份清凉感却令他难以忘怀。
- 隔溪分看待人来:诗人如同一个局外人,隔着溪水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松树的阴影象征着人生的宁静与隐晦。
- 拟人:晚凉似乎有了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不舍。
- 对仗:如“长松落阴”与“四面轩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长松:象征坚韧与长寿,寓意着生命的永恒。
- 苍苔:代表着岁月的痕迹,传达出一种古朴的美感。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
- 晚凉:传达了一种惆怅与思索,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长松落阴满苍苔”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繁花似锦
b) 宁静的松林
c) 繁忙的都市 -
“何限晚凉消不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思念 -
“隔溪分看待人来”中的“隔溪”意指什么? a) 隔着山脉
b) 隔着河流
c) 隔着小溪
答案:
- b) 宁静的松林
- b) 对时间的无奈
- c) 隔着小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唐寅的《题画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唐寅的作品更偏向于静谧与内省,而李白则充满豪情与洒脱。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相关诗词赏析书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