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题
便纵拼争反下游,
随波逐浪讵惭愁。
庸夫碌碌惟虚灭,
烈士昂昂岂罢休。
说法双关如此乐,
听诗万首向何忧。
孤芳自赏雕虫老,
兴尽尘封故纸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即使在竞争中落后于人,也不必感到羞愧,顺应潮流而生存。平庸的人只能碌碌无为,最终只剩下虚无,然而那些志向远大的英雄却绝不会轻言放弃。对于双关的言辞,诗人感到无比欢愉,听到许多诗歌,心中自然没有忧愁。孤独的自赏,如同老去的虫子,兴致已尽,最后只剩下尘封的旧书楼。
注释:
- 便纵:可以随意地放任。
- 拼争:争斗,竞争。
- 随波逐浪:随波逐流,随风而行。
- 庸夫:平庸之人。
- 烈士:志士,有志之士。
- 说法双关:言语有双重意思。
- 孤芳自赏:自我欣赏,孤独的高洁。
- 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尘封:细灰尘封住,形容久未使用或被遗忘。
典故解析:
- 庸夫与烈士:对比平庸与英雄的形象,反映出诗人在面对生活时的态度。
- 孤芳自赏:源于古代文人自赏才华的情怀,常用于表达孤独的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唐寅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寅的晚年,社会动荡,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对平庸与英雄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无题》以其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引人入胜,展现了唐寅对人生、命运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即以“便纵拼争反下游”揭示了生活竞争的残酷与无奈,随后的“随波逐浪讵惭愁”则表达了对顺应潮流的无所畏惧。诗人的态度鲜明,认为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平庸只会导致无意义的消亡,而志士则应永不言弃。
接下来的“说法双关如此乐”展现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热爱与享受,面对吟诗的乐趣,无忧无虑。最后四句则带有自嘲意味,表现出孤独的自赏,感慨时光流逝与理想的渐行渐远。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既有对英雄志士的敬仰,也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便纵拼争反下游:即使放任自己拼争,也许会落后于人。
- 随波逐浪讵惭愁:随波逐流又何必感到羞愧。
- 庸夫碌碌惟虚灭:平庸之人只会空忙,最终一无所有。
- 烈士昂昂岂罢休:志士高昂,绝不会轻言放弃。
- 说法双关如此乐:享受双关的言辞,感受到语言的乐趣。
- 听诗万首向何忧:听到无数诗篇,心中自然无忧。
- 孤芳自赏雕虫老:孤独欣赏自己,像老虫一样微不足道。
- 兴尽尘封故纸楼:热情已尽,只剩下尘封的书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平庸的人比作雕虫,强调其微不足道。
- 对仗:整首诗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与追求,强调志向与理想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波浪:象征生活的变幻无常,浮沉不定。
- 烈士:象征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代表了勇敢与坚持。
- 孤芳:象征孤独的自我欣赏,体现了文人特有的自我孤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便纵拼争反下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无所畏惧
- B. 感到羞愧
- C. 为生活感到乐观
-
“孤芳自赏”中的“孤芳”指的是什么?
- A. 高洁的品格
- B. 平庸的生活
- C. 志士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庸夫”与“烈士”的对比主要是为了突出什么?
- A. 生活的无奈
- B.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C. 英雄与平凡的差距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唐寅的《无题》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但唐寅更显得孤独,而李白则有更多的豪放和洒脱。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