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七夕
作者: 李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白话文翻译:
今晨的渡口暗淡无光,夜半的帷帐中充满愁苦。
喜鹊在月光下辞别,花儿被晒在衣楼上。
天上分开的金镜,人间却只能仰望那玉钩。
钱塘江边的苏小小,正值一年秋天。
注释:
- 别浦:指渡口,此处暗示离别的情绪。
- 罗帷:细密的帷帐,指夜间睡眠时的帷子。
- 鹊辞:喜鹊辞别,常用作七夕节的象征。
- 曝衣楼:晒衣服的楼阁,暗示自然的流转。
- 金镜与玉钩:天上星辰的比喻,前者指天河,后者指牛郎织女的牵线。
典故解析:
“鹊桥”传说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是这对恋人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诗中运用鹊辞的意象,象征着离别与相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充满了奇特的意象和激情。
- 创作背景:七夕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爱情与团圆,李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这个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忧愁。
诗歌鉴赏:
李贺的《七夕》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作品中,诗人通过“别浦今朝暗”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暗示着离别的伤感。接着,诗中的“鹊辞穿线月”将喜鹊的离去与夜空中明月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忧伤而浪漫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展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进一步强化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团圆的渴望。最终,诗人以“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结尾,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贺在诗词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别浦今朝暗”:今晨的渡口显得格外昏暗,象征着离别的愁苦。
- “罗帷午夜愁”:夜深人静,帷帐内充满了愁苦的气氛。
- “鹊辞穿线月”:鹊鸟在月光下辞别,暗示着牛郎织女的离别。
- “花入曝衣楼”:花朵被放在晒衣楼上,象征着爱情的干涸与流逝。
- “天上分金镜”:天上的星河好似分开的金镜,表示遥远的星辰。
- “人间望玉钩”:人们只能仰望那遥不可及的“玉钩”。
- “钱塘苏小小”:提到钱塘江的苏小小,指代美丽的女子。
- “更值一年秋”:一年又一年,秋天的到来使得思念更加浓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上分金镜”将星河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拟人:如“鹊辞”,赋予喜鹊以情感,使离别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伤感,展现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无奈与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别浦:象征离别的惆怅。
- 罗帷:代表夜晚的孤独与忧愁。
- 鹊:象征着爱情的信使。
- 金镜与玉钩:分别象征天上的星河与人间的期盼。
- 苏小小:美丽的女子,代表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鹊”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爱情
- C) 悲伤
- 答案:B) 爱情
-
“钱塘苏小小”中的“苏小小”指代何人?
- A) 历史人物
- B) 诗人的爱人
- C) 美丽的女子
- 答案:C) 美丽的女子
-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愁苦
- C) 愤怒
- 答案:B) 愁苦
-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
诗词对比:
- 李贺的《七夕》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离别之苦,但前者更注重爱情的渴望,后者则强调兄弟情义的牵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唐代诗歌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