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龙宫操》

时间: 2025-01-01 14:28:25

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鲛人织绡采藕丝。

翻江倒海倾吴蜀,汉女江妃杳相续,龙王宫中水不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宫操
作者:顾况

龙宫月明光参差,
精卫衔石东飞时。
鲛人织绡采藕丝,
翻江倒海倾吴蜀。
汉女江妃杳相续,
龙王宫中水不足。


白话文翻译:

在龙宫里,月光明亮而参差不齐,
精卫衔着石头向东飞去。
鲛人正在织绡,采撷藕丝,
翻江倒海,倾覆了吴国和蜀国。
汉女江妃的影子渐行渐远,
而龙王的宫殿中却水源不足。


注释:

字词注释:

  1. 龙宫:传说中的龙王居住的地方。
  2. 参差:形容月光不均匀,有高有低。
  3. 精卫:传说中的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执着与不屈。
  4. 鲛人:传说中的海中人,能织出绡帛。
  5.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汹涌,波涛汹涌。
  6. 江妃:指汉代的一个传说中的女子,可能是指王嫱。
  7. 水不足:表示龙宫的水源匮乏,暗含忧虑。

典故解析:

  • 精卫填海:源于《山海经》,精卫为了填平大海,将石头一颗颗衔去,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 鲛人:传说中的美丽海人,能织出精美的丝绸,常用来象征美好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约712-约770),唐代诗人,字子真,号青莲,出自名门望族,曾任官职。其诗风清丽,语言简练,常以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富有想象力。

创作背景:

《龙宫操》创作于唐代,彼时社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受文人雅士环境的影响,常常借用神话传说来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诗歌鉴赏:

《龙宫操》是一首富有神秘色彩的古诗,顾况通过对龙宫和传说生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奇妙的幻想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的开头,龙宫的月光“光参差”勾勒出一种动人的夜景,暗示着梦幻的氛围。接着,精卫衔石的故事引入,既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鲛人织绡的画面则展现了海中精灵的优雅与美丽,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美好的幻想世界。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突然转向,翻江倒海的景象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控制,倾覆了吴蜀两国,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无情的命运。最后提到的“水不足”,则是对龙宫的警示,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困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整首诗在神话与现实之间穿梭,构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意世界。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将人们的情感和自然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宫月明光参差:描绘了龙宫的美丽夜景,展现了月光的变化和神秘感。
  2. 精卫衔石东飞时:引入精卫的故事,象征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3. 鲛人织绡采藕丝:描绘鲛人的优雅与神秘,反映了人们对美的向往。
  4. 翻江倒海倾吴蜀:表现自然的巨大力量,历史的变迁,以及人类的渺小。
  5. 汉女江妃杳相续:提到江妃,暗示着历史的流逝与无情。
  6. 龙王宫中水不足:结尾的反转,表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忧虑,暗含人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比喻。
  • 拟人:精卫与鲛人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翻江倒海”与“水不足”,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龙宫的景象和传说中的人物,表达了对自然界与人类命运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与力量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变迁和自然资源匮乏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龙宫:象征神秘与力量。
  2. 精卫:象征坚韧与执着。
  3. 鲛人:象征美丽与神秘。
  4. 江妃:象征历史与爱情的流逝。
  5. :象征生命、资源与自然力量。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幻想世界,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历史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龙宫操中的“精卫”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神秘
    D. 变化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水不足”暗示了__

  3. 判断题:诗中鲛人是象征历史的角色。(对/错)

答案:

  1. B
  2. 自然资源匮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的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作品。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豪情。

诗词对比:

  • 《龙宫操》《庐山谣》:前者强调神话与自然的结合,后者则专注于自然景致与人生态度的反思,都是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