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开满一山花,
茅屋柴门知几家。
鼓响树间朝赛社,
烟飘林外早烧畬。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山上开满了花朵,
茅草屋和柴门旁,隐约可知有几户人家。
鼓声在树间响起,是为了早晨的赛社,
烟雾在林外飘散,早已点燃了田畦。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与万物复苏。
- 茅屋柴门:指用茅草和木柴搭建的简陋房屋,象征乡村生活。
- 知几家:表示能大致猜测有多少户人家。
- 鼓响:鼓声,通常用于节庆或活动,营造热闹气氛。
- 赛社:指地方性节日活动,通常与集市或庆典有关。
- 烟飘:指烟雾在空中飘散,通常与烧田畦有关。
- 烧畬:指春耕前的田地烧草,以便于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䞇,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写乡村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民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竹枝词 其三》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乡村的春天气息和节日气氛。诗中描绘的场景与乡村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竹枝词 其三》是一首描绘春天乡村景象的诗,短短四句,生动地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农村生活。第一句“东风开满一山花”通过春风的描述,传递出春天的气息,暗示万物复苏。而“茅屋柴门知几家”则引导读者关注乡村的居住环境,简陋却真实的生活景象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
接下来的“鼓响树间朝赛社”描绘了农民早晨活动的情景,鼓声不仅是节日的前奏,也象征着乡村人们的团结和欢庆。而最后一句“烟飘林外早烧畬”则描绘了春耕的准备工作,烟雾弥漫,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劳动场景。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风开满一山花:春风吹来,山上的花朵竞相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茅屋柴门知几家:从茅草屋和柴门可以猜测出周围有多少户人家,体现了乡村的朴实生活。
- 鼓响树间朝赛社:树间传来鼓声,是早晨集会或庆典的前奏,暗示着乡村的热闹气氛。
- 烟飘林外早烧畬:田地已经开始烧畦,烟雾缭绕,表现了农民忙碌的春耕准备。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万物复苏的前奏。
- 对仗:前后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乡村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情感。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与新生的希望。
- 茅屋柴门:代表乡村的简朴与人情。
- 鼓声:象征节庆与集体活动。
- 烟雾:与春耕相关,象征生机勃勃的农村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
“茅屋柴门”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 A. 城市生活
B. 乡村生活
C. 宫廷生活 -
诗中“鼓响”与“烟飘”分别象征什么? A. 热闹与安静
B. 节庆与劳动
C. 春天与冬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与陈䞇的《竹枝词 其三》,前者侧重于抒情,表达思乡情怀,而后者则更为生动地描绘乡村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后世诗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