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时间: 2025-01-04 13:2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塞
作者:虞世南 〔唐代〕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边关将领的忠诚和勇气。上将的谋略远大,元戎的命令威严,令人怀念古人的节操,也思念明主的恩德。山西的人们勇敢,塞北有游荡的英魂。扬帆行驶在陇坂,骑马下到平原,誓言要越过沙漠,悠闲地去往玉门。轻装不敢停留,奋马追赶敌人。边风凛冽,征马烦躁。雪暗了天山的道路,冰封了交河的源头。雾气中刀锋暗淡无光,霜旗冻得无法翻动。耿直的我倚着长剑,日落时分,风尘四起。
注释
- 上将:指军中的高级将领。
- 三略:古代军事著作,含有兵法策略。
- 元戎:元帅,指最高指挥官。
- 游魂:指逝去英灵,多指为国捐躯的将士。
- 玉门:古代的一个重要关隘,象征着边关。
- 轻赍:轻装前行,指携带的物品少。
- 凛凛:形容寒冷、严厉的样子。
- 耿介:正直清白,形容品德高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虞世南,字子期,唐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边塞诗著称。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当时国家强盛,但边疆仍需卫戍,将士们常常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威胁。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意以及对古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出塞》是虞世南在描绘边塞生活时,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全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象,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感。诗的开头提到上将的远见和元戎的威严,立刻将读者带入紧张的军旅生活。接着,诗人通过对古人节操的缅怀,表达了对前辈英雄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描写中,山西的勇气与塞北的游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现在将士们与历史英雄的继承关系。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描绘将士们的行军状态,生动地表现出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不屈精神。而“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则显示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尽管前方充满了挑战,他们依然心向边疆,决心捍卫国家。
后半部分的描写中,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边塞的严酷环境:边风急、雪暗、冰封,无不让人感受到战斗的艰难与孤独。最后一句“日落风尘昏”更是把将士们在边境的艰辛与坚守凝聚成一幅诗意而悲壮的画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伟大的忠诚与不屈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将三略远:指将领的智慧和谋略深远。
- 元戎九命尊:元帅的命令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严。
- 缅怀古人节:表达对前辈英雄节操的怀念。
- 思酬明主恩:思念回报明主的恩德。
- 山西多勇气:山西人勇敢,表明士气。
- 塞北有游魂:提到战死的英灵,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 扬桴上陇坂:行军的场景,生动描绘行军的状态。
- 勒骑下平原:指骑兵奔腾的情景。
- 誓将绝沙漠:誓言穿越沙漠。
- 悠然去玉门:向玉门进发,象征着勇敢无畏。
- 轻赍不遑舍:轻装行军,不敢停留。
- 惊策骛戎轩:奋马追击敌人。
- 凛凛边风急:描述边境的寒冷风。
- 萧萧征马烦:征马因环境而烦躁。
- 雪暗天山道:天山道路被雪覆盖,行军艰难。
- 冰塞交河源:河源被冰封,阻碍行进。
- 雾锋黯无色:雾气弥漫,刀锋隐没。
- 霜旗冻不翻:霜冻的旗帜无法翻动。
- 耿介倚长剑:直立的剑,象征着坚定的意志。
- 日落风尘昏:夕阳西下,尘土飞扬,表现出边境的苍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暗天山道”,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
- 对仗: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 排比:通过多次描述环境,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边塞将士的忠诚与勇气,表达了对古代英烈的缅怀以及对国家的忠心,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塞:象征着战争与勇气。
- 长剑:象征着正义与坚韧。
- 风、雪、冰:象征严酷环境的挑战。
- 玉门:象征着边疆的荣耀与使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元戎”指的是: A. 普通士兵
B. 军队指挥官
C. 文人
D. 商人 -
“扬桴上陇坂”中的“扬桴”意指: A. 扬起旗帜
B. 乘船行驶
C. 骑马前进
D. 挥舞武器 -
诗中“雪暗天山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平静
B. 悲伤与艰辛
C. 快乐
D. 自豪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也描绘了边塞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将士们的勇敢和对祖国的忠诚。两者均以边塞为背景,但风格各异,虞世南的诗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王昌龄则更强调外部环境的严酷与士兵的英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