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行》
时间: 2025-01-19 11:33:0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结客少年场行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
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韩魏地区的风采,夸赞那些豪杰的气概与才华。朋友之间的承诺是如此重要,各自心怀壮志,追求不同的理想。结交的言语分量沉重,相约千里之外的重聚。诗中描绘出绿意盎然的明月下,金丝缠绕的浮云,吹奏箫声的吴市和击筑声的燕肆。追寻博望侯的名声,结交的朋友跨越了四方。年轻人仰慕朋友,奔驰在陇头。战斗的火焰、冰霜的剑光闪烁,天山的雪在冬夏流转,云在龙沙上升,秋天的雁落在雁门。为了知己而轻生,并非为了个人的利益。
注释:
- 倜傥:形容人风度潇洒,豪放不羁。
- 相期:相约、约定。
- 绿沉明月弦:描绘夜晚月光下的景象,暗示宁静和美好。
- 轻生殉知己:轻易放弃生命以报答知己之情。
典故解析:
- 博望侯:指的是西汉的博望侯平原君王异,以其礼贤下士而闻名。
- 吴市、燕肆:历史上著名的市集,代表了繁华与交往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子容,号宗宪,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盛唐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人物之一,擅长诗、书、文,作品多涉及抒怀、交友等主题,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人际交往频繁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青年人的壮志与豪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诗歌鉴赏:
《结客少年场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友谊的诗,更是一幅描绘青春气息与理想追求的画卷。诗中所展现的豪情壮志,体现了年轻人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开头几句通过对韩魏地区豪杰的赞美,引出了结交朋友的重要性,强调了言语的分量和承诺的价值。接着描绘了自然景色,如明月、浮云等,增添了诗的意境,赋予了友情一种清新而高远的感觉。
在后面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比喻,如“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展现出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暗示着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最后,诗人以“轻生殉知己”收尾,表达了为了知己而愿意舍弃生命的情感,推向了情感的高潮,彰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结构、优美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韩魏多奇节:说明韩魏地区有许多奇才异士。
- 倜傥遗声利:这些人风度潇洒,留下了佳名与利益。
- 共矜然诺心:朋友之间重视彼此的承诺。
- 各负纵横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 结交一言重:交朋友时,一个约定是很重要的。
- 相期千里至:约定的重逢即使千里也会抵达。
- 绿沉明月弦:美丽的自然景象映衬出宁静。
- 金络浮云辔:金色的缰绳在浮云间飘荡。
- 吹箫入吴市:在繁华的市集中吹奏箫声。
- 击筑游燕肆:在燕地的酒肆中击筑作乐。
- 寻源博望侯:追寻博望侯的名声。
- 结客远相求:交朋友跨越了四方。
- 少年怀一顾:年轻人对朋友的仰慕。
- 长驱背陇头:奔跑于陇头的景象。
- 焰焰戈霜动:战斗的气氛,一触即发。
- 耿耿剑虹浮:剑光闪烁,似虹般浮动。
- 天山冬夏雪:天山的雪在冬夏交替。
- 交河南北流:黄河与长江交汇而流。
- 云起龙沙暗:云雾缭绕,龙沙隐秘。
- 木落雁门秋:秋天的雁落在雁门。
- 轻生殉知己:为了知己而愿意舍命。
- 非是为身谋: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赋予友情以生命,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诗句中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旨在于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与理想追求的执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在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友谊的纯洁与美好。
- 云:象征自由与梦想。
- 剑:象征勇气与决心。
- 雪:象征纯洁与恒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倜傥”是指什么?
A) 脆弱 B) 豪放 C) 忧伤 -
“轻生殉知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追求名利 B) 为友舍命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博望侯”是谁的典故?
A) 刘邦 B) 王异 C) 王陵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探讨了理想与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与离别的惆怅,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诗中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情感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