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一病经旬,中秋将近,赋此阕兼怀晦窗、颖庐》
时间: 2025-01-04 13:33: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病经旬,中秋将近,赋此阕兼怀晦窗、颖庐。
一窗凉雨消残暑,西风乍传秋讯。高阁佳盟,西湖俊赏,重忆香浓红嫩。愁肠闷损。怅雁影迷云,几番思忖。半世尘踪,倩谁恩怨道分寸。萦怀不堪念远,彩笺凭检点,前迹重认。惹幻茶烟,牵情药裹,换尽无名孤愤。沉吟未允。甚一叶惊心,更添幽恨。漫付阶蛩,烛痕邀梦稳。
白话文翻译
经过一个多月的病痛,正值中秋将至,我写下这首词,怀念晦窗和颖庐。一窗凉爽的雨水驱散了残余的暑气,西风初起,传来了秋天的消息。在高阁上与友人相约,游览西湖,回忆起那香甜浓郁的红嫩佳肴,心中却愁苦难忍。望着雁影迷失在云中,几次思索过往的种种。半生的尘世之旅,究竟有谁来诉说我的恩怨与分寸。心中对远方的惦念难以承受,翻看着彩笺,重温往昔的痕迹。恍惚间,茶烟缭绕,情思缠绕,换来无名的孤独与愤懑。沉吟未能表明心意。那一片秋叶更是让我心惊,增添了幽怨的情绪。只得将此漫付给阶前的蛩鸣,烛光下的痕迹,默默邀来梦境的安稳。
注释
- 凉雨:指秋季的细雨,凉爽而湿润。
- 残暑:指夏季最后的余热。
- 西风:象征秋天的来临。
- 佳盟:美好的约定或盟誓。
- 香浓红嫩:形容美食的美味。
- 愁肠:愁苦的心情。
- 雁影:指大雁的身影,常用以象征思乡。
- 尘踪:世间的经历和痕迹。
- 彩笺:装饰华丽的信纸,用于书信。
- 幻茶烟:茶烟的幻影,象征思绪飘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节前夕,诗人因病在家,感受到凉秋的气息,思绪回转,怀念曾经的友谊与美好时光。通过对秋天的感悟,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台城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意境,诗人通过“凉雨”“西风”等意象传达出秋季的清冷与宁静。诗的开头,诗人用“消残暑”来体现病后身体的虚弱,接着的“秋讯”则唤起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中间部分通过重忆往昔的“佳盟”与“西湖”,将记忆的温暖与现实的孤独对比,愈发显得愁绪沉重。尤其在“雁影迷云”中,诗人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思乡之情的复杂与深刻。最后的“烛痕邀梦稳”,不仅仅是对梦境的期待,也隐含着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又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思索,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窗凉雨消残暑:窗外的细雨逐渐消退了炎热的气息,暗示着季节的转变。
- 西风乍传秋讯:西风来袭,带来了秋天的消息。
- 高阁佳盟,西湖俊赏:在高阁中与友人相约,共同欣赏西湖的美景。
- 重忆香浓红嫩:回忆起往日的美味佳肴。
- 愁肠闷损:心中愁苦,难以承受。
- 怅雁影迷云:望着雁群在云间迷失,感到孤独。
- 半世尘踪:半生的经历与尘世的痕迹。
- 倩谁恩怨道分寸:究竟有谁来诉说我的恩怨。
- 萦怀不堪念远:心中难以承受的远思。
- 彩笺凭检点:翻看彩纸,重温过往。
- 惹幻茶烟:茶烟缭绕,情思纠缠。
- 换尽无名孤愤:换来无名的孤独与愤懑。
- 沉吟未允:沉吟未能表明心意。
- 甚一叶惊心:一片秋叶令我心惊,增添了幽怨。
- 漫付阶蛩,烛痕邀梦稳:将这些感受寄托于蝉鸣和烛光之中,期待梦境的安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西风乍传秋讯”,将风比作信使,传递季节的变化。
- 拟人:如“雁影迷云”,雁影似乎也有迷失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思乡之情的深刻感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雨:象征清凉的秋季,带来宁静与思考。
- 西风:代表秋天的来临,传达时间流逝的感觉。
- 雁影:常用作思乡与孤独的象征。
- 彩笺:代表对过去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夏天
-
“愁肠闷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安静
-
诗中提到的“彩笺”主要指什么?
- A. 画作
- B. 信纸
- C. 书籍
- D. 诗集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
诗词对比
- 王蛰堪《台城路》与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乡之情,但王蛰堪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秋天的意象与个人的病痛感,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王蛰堪的诗歌集和相关评论文章。